圖/取自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官網
【本報高雄訊】台灣進口蘋果再度被檢出蘋果蠹蛾;農委會防檢局表示,防檢局高雄分局執行自南非輸入蘋果檢疫時,分別於2批貨物各檢出1隻鱗翅目幼蟲,經送專家鑑定確定為蘋果蠹蛾幼蟲;依規定規定通知南非政府暫停該國蘋果輸台作業,並自即日起全面嚴格加強其已輸出蘋果輸入檢疫。
根據農委會統計,2022年我國進口生鮮蘋果13萬5400公噸、產值2億5900萬1000美元,前5大進口國為美國、紐西蘭、智利、日本、南非;其中美國進口蘋果數量最多、日本蘋果價格最高。
南非為我生鮮蘋果第五大進口國,但即日起,因為蠹蛾事件,南非生鮮品果暫停進口,這也是繼2017年後,南非進口蘋果第二度被檢出蘋果蠹蛾。
2002年,台灣首度在美國華盛頓五爪蘋果檢出蘋果蠹蛾,2004年也曾被檢出,同樣退運或銷毀,並且暫停進口,待改善後獲認可,使得恢復進口。
防檢局表示,除依檢疫條件規定暫停該國蘋果輸入我國之外,並請南非立即進行發生原因調查,並依調查結果實施改善措施;防檢局也通知其所屬各分局對南非蘋果,採全面加倍抽樣並嚴格檢疫。
防檢局表示,高雄分局執行2批輸入蘋果檢疫時,所檢出鱗翅目幼蟲,經形態特徵並應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簡稱PCR)分子生物技術確認為蘋果蠹蛾。
2批蘋果分別為1176箱、21638.4公斤,以及1120箱、20440公斤,已全數判定檢疫不合格。
防檢局說明,蘋果蠹蛾係屬全球重要果樹害蟲之一,若入侵我國將嚴重衝擊我國高山水蜜桃、蘋果、平地高接梨等產業,因此訂有「蘋果蠹蛾發生國家或地區蘋果輸入檢疫條件」。
南非蘋果於輸入檢疫發現活蘋果蠹蛾時,該批貨物應予退運或銷毀外,南非蘋果將暫停輸台,直到南非查明原因並採取改善措施,經通知我國確認無檢疫風險後,南非蘋果輸台作業始得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