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聽音樂及演奏樂器能減緩認知衰退。圖/取自University of Geneva網站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最新研究顯示,聆聽音樂或演奏樂器,有助減緩認知衰退,原因是這些活動能增加大腦中的灰質(gray matter);儘管音樂無法逆轉大腦的活躍度,但能避免腦部特定部位老化。
日內瓦大學(University of Geneva)的研究人員追蹤約100位過去不曾演奏樂器的退休人士,讓他們參加為期半年訓練,分別是鋼琴演奏和音感練習。半年後,彈鋼琴的測試者,記憶力表現提升6%,大腦灰質的損失量也比接受音感訓練的對照組少。
日內瓦大學的研究員摩利(Damien Marie)表示,隨著人類年齡增加,腦部會逐漸老化,並失去一項重要功能: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這項功能是大腦的可塑性,可透過增強神經元連結或創造新的神經元,以適應新的任務。
神經可塑性會影響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這是一種記憶容量有限的認知系統,通常用來暫時保存資訊,例如短暫記下一組電話號碼直到拿紙筆將其抄下。
摩利表示,他們希望了解音樂對防止認知能力下降的作用。追蹤的結果顯示,兩組受測者在練習演奏樂器或接受音感訓練六個月後,其腦部與認知功能相關的區域,灰質有增加跡象,包括位於小腦、與工作記憶相關的部位。
科學家發現,演奏樂器讓腦部特定區域(藍色)的灰質增加,這些區域與認知能力有關。圖/取自University of Geneva網站
研究團隊並發現,演奏鋼琴的測試者,大腦聽覺皮層周圍的灰質體積維持不變,並未隨著年齡的增加而縮小;然而,接受音感練習的一組,大腦灰質體積以正常速度減少。
摩利指出,這項測試結果顯示,聽音樂以及演奏樂器都有助減緩認知功能衰退,但演奏樂器的功效更大,有助提升大腦的神經可塑性;他建議,當局應該把這種有趣、容易採用的干預措施,納入維護高齡人士健康狀態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