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許小姐(中)出席記者會,感謝台北榮總醫療團隊的救治。圖/北榮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52歲許小姐,僅有甲狀腺炎病史,無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子。某日晚間,瑜珈運動後出現輕微胸悶不適,後症狀自行緩解,不以為意,次日上午約7時許,又出現急性胸痛,伴隨全身無力、倦怠、冒冷汗、噁心感、肩膀麻等症狀,原以為是肌肉痠痛,但不適症狀持續,前往急診就醫。
許小姐初到急診時,意識清楚、心跳血壓穩定,心電圖顯示急性心肌梗塞,安排緊急心導管手術,在準備轉送導管室時,突發致命性心律不整,心室心搏過速,緊急去顫電擊後,心跳恢復穩定,順利進行心導管手術支架置入術,一周後康復出院。
台北榮總女性心臟醫學中心主任呂信邦表示,心血管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二死因,但與其他疾病不同,心血管疾病男女性在症狀、診斷和預後方面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時,較常出現「非典型」症狀,例如噁心、心悸、腹痛、疲勞,而不是男性常見的胸痛。因此,更容易被誤診,導致延遲治療,以及較高的死亡率。
呂信邦說,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雖然「發生率」較男性低,但是預後包括其後發生心血管死亡率,或是心衰竭發生率,都較男性高。同樣的致病危險因子,在男女性心血管病影響也大不相同,例如糖尿病及肥胖等危險因子,在女性對心血管病致病風險,顯著大於男性;抽菸對女性造成心肌梗塞風險,也較男性更高,尤其是年輕族群差異更顯著。
北榮結構性心臟科主任陳嬰華,籲請女性民眾注意「非典型」心絞痛症狀。圖/北榮提供
有鑑於此,北榮心臟血管中心,特別在母親節前夕,成立「女性心臟病專科」。北榮結構性心臟科主任陳嬰華表示,這是先進國家心血管病照顧的趨勢,除進行女性心臟疾病的研究,幫助醫療界更了解女性心臟疾病的發病機制和風險因素,同時希望可以提高女性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和意識,並提升女性患者的照護品質。
好比「母親節禮物」,陳嬰華說,除了心臟專家外,女性心臟病專科也需要急診、婦科、乳醫科、免疫科等專家參與,北榮跨科合作,共同研究女性心血管疾病,期能開發更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