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藍鵲繁殖期 民眾勿撿雛鳥避免遭撲擊

 |2023.03.30
1368觀看次
字級
台灣藍鵲正值繁殖期,成鳥為保護幼鳥可能會撲擊行人,北市府呼籲勿撿拾掉落幼鳥,若發現可撥北市動物救援專線通報。圖/動保處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動保處今(30)日表示,台灣藍鵲正值繁殖期,成鳥為保護幼鳥可能會撲擊行人,例如去年中山區就接獲6件人鳥衝突案,呼籲勿撿拾掉落幼鳥,若發現可撥北市動物救援專線通報。

台北市動物保護處今天發布新聞資料指出,3月至7月是台灣藍鵲繁殖期,成鳥在育雛期間為保護幼鳥會以撲擊頭、肩部等方式驅離靠近的行人,發現有藍鵲繁殖地點時,民眾除多留意天空也建議繞道或帶帽、雨傘保護,避免遭親鳥撲擊。

動保處表示,台灣藍鵲又稱長尾山娘,為保育類野生動物,特徵為頭黑喙紅,體色呈暗藍色,棲息於森林或邊緣,藍鵲有共同照顧幼鳥及抵禦危險特性,通常幼鳥在孵化後3到4周會隨成鳥離巢,因近年棲地開發、都市資源充足,出現藍鵲與人類共存情形,導致常見人鳥衝突。

圖/新北水利局提供

根據統計,動保處指出,北市去年發生台灣藍鵲撲擊行人案例,以中山區最多,共接獲6件,在接獲民眾通報台灣藍鵲有驅離路人的行為後,會採就地保育方式在原處張貼告示提醒民眾避開藍鵲繁殖區域。

動保處表示,民眾若發現掉落藍鵲幼鳥,不要直接撿拾,應遠距離觀察有無成鳥照護,若發現沒成鳥照護或幼鳥已受傷,可撥台北市政府動物救援專線1959通報。

台灣藍鵲為保育類野生動物,動保處指出,民眾若移除鳥巢、幼鳥或有直接攻擊藍鵲狀況,已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若涉及騷擾虐待、獵捕宰殺等,最高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台幣100萬元以下罰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