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打卡風潮 百年前就有 |2023.01.20 語音朗讀 10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寫真大觀:山岳編》集結多幅早期台灣山岳林野影像。圖為〈春之行落樂 菜公坑山〉,攝於一九三二年,菜公坑山頂人潮眾多。圖/取自「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網站 【本報台北訊】打卡不只是現代人的習慣,也是百年前台灣登山客的重要儀式。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的日治時期《台灣寫真大觀:山岳編》寫真帖,共集結一百一十二幅早期台灣山岳林野的歷史影像。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百年前台灣山岳及登山活動,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委託台灣大學地理系教授洪廣冀,以及影像研究者李旭彬,由典藏寫真帖的內容、照片的放相製作、相本裝幀等進行推演與查究,精選四十四張影像,分為「山岳寫真」、「一路上的風景」、「田野筆記本」三個子題,轉化成「百年前的登山打卡」線上展覽,讓民眾一覽百年前台灣名山勝景。日治初期的登山活動,大多以山林資源探勘、調查與開發為重點目的,一九二五年開始,台灣總督府開始制定森林計畫事業,但在大規模伐木、後續整齊規格的人工植林等近代林業管理下,原始的自然景觀逐步消失,如何兼顧林業開發與山林景觀保存,儼然成為當時的重要課題。攀爬路線重疊 拍名山有角度一九三○年代後,設立國家公園保存自然景觀的風潮自歐美吹向東亞,日本殖民政府也開始進行台灣國家公園的調查、規畫,而《台灣寫真大觀:山岳編》便是在這樣的時代脈絡中誕生,該書一九三四年由台灣寫真大觀社發行,當時日本殖民政府推廣趣味登山已有一段時間,有許多山岳及寫真愛好者多次進出山區,帶出令人驚豔的影像,讓大眾得以一窺高聳巍峨的山岳。當時的山岳攝影以大型相機拍攝玻璃乾版底片為主,拍攝者須背負沉重的器材入山,因此攀登路徑多沿著相較成熟的路線進行山岳攝影活動,造成拍攝地點高度重疊,同時期寫真帖、趣味登山雜誌中的山岳影像中,可以發現幾座名山已經形成標準的拍攝角度,今昔對照來看,書中取景地點,也是今日山友不可錯過的打卡點。圖/取自「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網站往山走的豪情 記載自然恆常洪廣冀表示,線上展覽名稱訂為「百年前的登山打卡」,是為了呼應當代人熱衷打卡的現象,打卡者無不盡其所能地發揮巧思與創意,希望引發關注,《台灣寫真大觀:山岳編》中也隨處可見這種巧思與創意,閱覽者既可看到玉山、大霸尖山、奇萊連峰、合歡山等名山勝景,亦可欣賞到一些在較少被提及的山岳、高山雪景、冰封瀑布等地點,還有「由下而上仰望」這種深具實驗性的攝影視角。《台灣寫真大觀:山岳編》收錄的珍貴相片,承載百年前登山者留下來的山林影像,以及「山在那兒、便朝著山走去」的豪情與勇氣;同時反映山岳、原始林野、自然景色的變易與恆常,邀請大家隨著前人的目光,打卡百年前壯闊、美麗的大山與奇景。圖/取自「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網站 前一篇文章 小書法家揮毫 500張春聯索取一空 下一篇文章 美國長春藤哥大 首見女校長掌舵 熱門新聞 01【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V 水稻田減排新觀念IV 土地的溫柔革命 雲林大埤寫益生菌奇蹟2025.11.0902【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3悅讀華嚴經 成為幸福安樂地球人2025.11.0904【朗朗晴空】能替別人著想不會小2025.11.0905【森活日誌】意外的香遇2025.11.0906【視覺DJ 】給自己按個讚2025.11.0907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⑧2025.11.0908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9發現DNA雙螺旋結構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 華生97歲辭世2025.11.0910佛光山書蔬展開幕 聚焦天天行三好2025.11.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大跨齡共學 落實食農教育中華隊累計7金7銀5銅 健力世錦賽 江凱傑硬舉摘金 倫敦V&A博物館 可預約摸館藏 Lumiere 燈光藝術展球星陳傑憲出書 盼助人跨過低潮健力世錦賽 中華隊再奪3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