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局「承藝」特展 將工藝之美世代傳承 

曹麗蕙 |2023.01.14
1047觀看次
字級
台中聲五洲掌中劇團王英峻團長(右一)帶領文資局洪益祥專委(左三)、史嘉祥工藝師(右二)等貴賓體驗操作拋接布袋戲偶,象徵展覽登場。圖/文資局提供

【記者曹麗蕙綜合報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今(14)天於台中的文化資產園區1916工坊,舉行「承藝─年度文資傳承教育成果展」開幕式,展覽命名為「承藝」,意指以「誠意的心」推動傳統工藝,將工藝之美世世代代傳承,展期至3月19日。

文資局洪益祥專門委員致詞表示,在文化資產園區內設立「1916工坊」,是為展現無形文化資產深厚的文化底蘊及新一輩創作者的無限創意,每年邀請傳統工藝保存者、藝師、工藝家等開辦各類文化資產傳承教育課程,並以進駐工坊的業者、學校教師、藝師推薦的學員為傳習計畫主要的對象,課程利用生活中的器物進行創作,藉由講授理論與實際操作的學習過程,將精湛的傳統工藝及傳統表演藝術繼續傳承推廣。

漆藝展區將傳統的陶藝、漆工藝技術,以現代形式語彙演繹出嶄新的生命力。圖/文資局提供

藝師代表史嘉祥工藝家說,這次展覽將陶藝與漆藝兩種傳統工藝融合,透過不同媒材的應用與色感彼此激盪、演繹作品色彩繽紛活潑性、賦予作品故事及生命力,將帶給觀眾豐富的視覺饗宴。

學員代表山陽國小王派仁校長提到,布袋戲是台灣傳統表演藝術的代表之一,也是許多人兒時重要的集體記憶,過去自己是站在欣賞者角度來看布袋戲,然而透過參與傳承課程,讓學員能親身體驗布袋戲操偶及演出,實屬珍貴。他認為教育與傳承傳統表演藝術是非常重要的,傳習課程正是布袋戲與教育彼此相遇,希望將來這樣美好的相遇能在全台各地的校園裡發生,落實傳承與推廣布袋戲。

文資局說明,這次展覽的主軸以「織」、「巧」、「色」三項主題為發想策展,邀請竹藤編織藝師張憲平、漆陶器工藝家史嘉祥、台中聲五洲掌中劇團王英峻團長聯合參展,並匯集111年度傳習課程學員的作品共計68件共同參與,以呈現傳習豐盛的成果。透過展覽及講座活動,讓民眾瞭解傳統工藝雅緻之美,引領民眾體認無形文化資產的文化藝術價值,進一步關心傳統工藝的保存與傳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