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客大吠堂】爵士浮生 創作的宇宙性

金桔粒 |2008.05.03
684觀看次
字級

最近看了二部非常精彩的音樂紀錄片,《搖滾世代》與《爵士浮生》。若說《搖滾世代》是大時代下音樂世代的鉅觀觀察,那《爵士浮生》便是從一名爵士樂大師看創作的微觀縮影。

《爵士浮生》紀錄2005年,爵士樂大師賀比‧漢考特(Herbie Hancock)為了錄製一張突破傳統的專輯,走訪不同領域的音樂人共同創作的過程。專輯裡收錄了與Sting、Paul Simon、Christina Aguilera、Damien Rice、Annie Lennox與Santana等傑出音樂人的共同創作,展現出音樂的非凡可能性。

雖然是紀錄片,卻一點也不沉悶,反而有點像是在看音樂製作的幕後花絮。不論在鏡頭語言或是剪接節奏,導演Doug Biro和Jon Fine都秉持著「爵士精神」,以一種記錄當下的流動感(dynamic),忠實呈現賀比漢考克與其他音樂人的互動。以流暢的剪接敘事與風格化的鏡頭語言,重現了這場「音樂無極限」的精彩創作過程。

我非常喜歡Damien Rice和Lisa Hannigan在這張專輯中的表現,「Don't Explain」。只要看過電影《偷情》的人一定忘不了Damien Rice憂鬱磁性的嗓音。賀比漢考克同時也對這兩位來自愛爾蘭年輕歌手驚豔不已。他認為Lisa Hannigan的唱腔非常有爵士味,在技巧上甚至有他的恩師Miles Davis的感覺。兩個年輕人大膽挑戰當年「黑珍珠」比莉哈樂黛的經典歌曲,並且詮釋得令人心碎,令賀比大為激賞。

《爵士浮生》除了帶領一般觀眾,進入平時難以窺見的音樂產製過程之外,更讓觀眾成為這些創作的見證者。經由知名音樂人現身說法,闡述他們對於創作、人生、音樂、哲學的見解,也能夠與觀眾心中的價值觀做辯證。

賴聲川在《賴聲川的創意學》中指出:「創作的智慧必須隨時在生活中累積,創作時備妥,才能順利運用。」我想這一段用來形容John Mayer創作「Stitched Up」的狀況是再恰當也不過了。

「Stitched Up」有一句歌詞是「A girl like that don't sleep alone.」。那是全才創作歌手John Mayer與賀比一群人在即興創作時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這句話或許已經在眾人口中說過很多次,不曾有人注意。但是透過創作的過程,在集結無數複雜的文本脈絡後脫胎換骨,成為歌詞中的神來之筆,也讓這句平凡的語句注入了藝術的靈魂與生命。

John Mayer說創作者總在追求靈光乍現的一瞬間。當那個時刻來臨時,你便會文思泉湧,深怕那一刻就這樣子飛逝了。聽完John Mayer的現身說法,我驚覺其實創作是一件多麼宇宙性(Universal)的事。一個靈感閃過,我們抓住它,或許加以延伸,或許集體創作,將那概念性的可能無限擴展,變成一個完整的作品。創作者都在追求一種「忘我」的境界。只要進入那個境界,繆思女神所灌養的果樹便供你享用。可惜那「忘我」的境界可遇不可求,往往只是天外飛來的瞬間,或是電光火石的靈光乍現。

有趣的是,講創作的賴聲川也用「爵士樂」來比擬「即興創作」。其實爵士樂的重要特質就在於「當下」,與「即興創作」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賴聲川舉爵士樂大師強‧柯川(John Coltrane)為例,「在即興演奏中綻放出深度的生命火花、驚人的創意能量」。樂迷聽到的不只是高超的技巧,也聽到了他的心靈。而這一切都與賀比的說法不謀而合。

所謂的創作,其實就是那麼的宇宙性。

金桔粒的異想世界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jimulder1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