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雜音干擾 財部估1月出口衰退2成

 |2023.01.07
900觀看次
字級
財政部統計處表示,全球經濟仍有雜音,庫存調整似乎未結束,加上春節因素影響,1月出口可能衰退2成。圖為停靠在高雄港區的貨櫃輪。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去年下半年出口冷風起,財政部統計處今天表示,全球經濟仍有雜音,庫存調整似乎未結束,加上春節因素影響,1月出口「鐵定連5黑」,可能衰退2成,且在大陸解封不確定性、美中科技戰風險等5因素的牽制下,首季出口恐續呈減勢。

財政部今天公布去年12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12月出口357.5億美元,年減12.1%,連4黑;第4季出口1118.1億美元,年減8.6%。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近幾個月出口不太理想,海外訂單與需求短期會有慣性,預估1月出口規模將落在304億美元至320億美元,年減幅度20%至24%;她強調,今年春節落在1月,假期長達10天,工作天數較去年同月少5天,是導致1月出口衰退幅度較大的主要因素。

蔡美娜進一步指出,全球經濟態勢依然傳出滿多雜音,國際大廠美光、三星出現獲利下修預警;再者,不管是半導體、礦產品、塑化、機械與紡織產業,供應鏈庫存調整似乎未結束,資通產品可能更為悲觀,傳出較樂觀訊息的目前僅有鋼鐵業。

針對出口表現驅動引擎的積體電路,蔡美娜表示,去年上半年各月出口成長幅度,至少有2成,2月年增更達49%,但下半年明顯收斂、甚至出現負成長,整體呈現下行趨勢。

她指出,國內產業供應鏈運作,會從國外進口一些電子零組件,做處理再出口,鑑於進口端的電子零組件表現不太好,進料收縮,難免會影響未來2、3個月內的出口表現,但不至於悲觀。

同時,她表示,大陸放寬COVID-19防疫措施,確診數大幅上升,春節後可能再有一波疫情高峰,對消費動能與供應鏈的影響須持續關注。

展望首季出口表現,統計處指出,主要經濟體貨幣緊縮政策逐漸發酵,俄烏戰爭僵持不下,全球經濟成長動能預料將明顯減緩,加上大陸解除封控對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美中科技戰風險續存等5因素,將高度牽制台灣出口表現,雖有新興科技應用及終端產品晶片含量提升的正向效應,仍難抵銷負面衝擊,第1季出口恐續呈減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