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思亡父 植系紙雕重生

 |2022.12.25
12963觀看次
字級
伍德的紙雕藝術,以木頭、金屬絲及手工紙精心重現真實感,就算近看也分辨不出真假。圖/取自伍德IG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逼真3D紙雕,近看也分不出真假!美國紙雕藝術家安娜.伍德(Ann Wood)設計出令人垂涎欲滴的瓜果蔬菜、下一秒彷彿會展翅疾飛的昆蟲,以及無數根輕盈的羽毛等作品,為了讓創作更逼真,她會解剖真正的植物,用木頭、金屬絲及手工紙精心重現真實感。她說:「因為我的創作是從真實出發,不是複製,而是詮釋大自然的壯麗。」

伍德與她的丈夫迪恩.盧克(Dean Lucker)在1987年創立視覺藝術工作室「Woodlucker」,他們製作的彩繪雕塑在精細工藝圈廣為人知;伍德擅長紙雕植物、昆蟲及羽毛,盧克則喜歡製作機械雕塑。

打造精美作品 保存重要時刻

他們把對紙藝的熱愛分享在IG上,累計無數吸引人目光的作品,至今已吸引15.3萬名粉絲追隨。

伍德分享,創作主題圍繞在大自然的原因,是來自於對父親的思念。2014年她的父親去世後,她曾一度放棄藝術之路,但她想起父親在生命的最後幾天,找她談論植物的場景,「這讓我想與之建立聯繫」。

她在悲痛中,打起精神用紙、金屬絲、油畫顏料及刺繡剪刀製作精美的作品。今年61歲、創作無數紙雕的伍德說:「這些紙雕標本,就是對某個時刻的保存。」

圖/取自伍德IG

觀察、解剖 研究植物構造

為了掌握更多細節,複製植物的結構。伍德每年冬天會在地下室種約300棵幼苗。春天,這些植物會被轉移到後院花園──在那裡有金盞花、牽牛花、三色紫羅蘭、香豌豆等,她會以觀察和解剖的方式,研究植物構造。

一般而言,她的植物紙雕需要3~10天製作,作品包含大塊木頭上長出菌菇、胡蘿蔔、西瓜等。她的紙雕創作,主旨表達就算生命再美麗,都會在衰敗中轉瞬即逝的脆弱,例如:一個精緻的紙雕水蜜桃可能有輕微的瘀傷,繡球花的葉子可能會變黃,或似乎被昆蟲輕輕咀嚼過。

此外,她用刺繡剪刀剪裁紙及金屬絲,做成具有真實感又夢幻十足的蝴蝶翅膀、羽毛及花朵,完成後縫在由羊毛及天鵝絨做成的背景,最後用老式框架保存起來,以紙雕呈現永恆的一瞬間。她還會從植物鑑定指南、植物圖片尋找靈感進行創作,將紙張做成栩栩如生的昆蟲;薄如蟬翼的翅膀,靈動的觸角,絢麗的花紋都一一呈現。

伍德也將對父親的思念轉化為靈感,把作品展覽在大面積的牆面,「我看著植物牆,就好像我製作的每一株植物,都以某種方式治癒了悲傷」,她說:「能夠將一件悲傷的事情變成一件美好的事情,這真的很令人滿意。」

如今她仍在傳遞大自然療癒心靈的正能量,助世人走出低潮,「希望人們會因為這些作品,開始欣賞大自然轉瞬即逝的壯麗,以及『平凡之美』。」

圖/取自伍德IG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