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河廢棄花圈 成植物皮革

 |2022.12.22
18737觀看次
字級
Phool 的研發主管 Nachiket Kuntla 舉著一張成品 Fleather,它類似於精緻的小羊皮。圖/Sushmita Pathak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為了解決印度恆河上成噸的鮮花,以及從動物身上生產皮革造成的多種環境危害──印度新創公司「Phool」回收印度國內的廢棄花卉,不僅將其變成有真皮觸感的植物性皮革「Fleather」,還推出錢包或涼鞋等產品,受到許多民眾喜愛。

印度民眾認為恆河是所有河流中最神聖的存在,但也因為信仰,有成噸被寺廟與信徒丟棄的鮮花,被傾倒在恆河中。然而,花朵中如殺蟲劑等化學物質,也破壞水質的環境造成汙染。

創辦人Phool的阿加瓦爾(Ankit Agarwal)表示,這一景象令人感到不安,並促使他尋求解決這個問題。2017 年,他創立了Phool(印地語中的花),回收各地寺廟的廢棄花卉,以乾燥、研磨等方式,升級成香棒。

Phool工作人員正在收集獻給神靈後丟棄的廢花、花屑,並製成皮夾。圖/取自網路

這家公司最新研發的植物性皮革「Fleather」,也回收印度各地寺廟、河流的廢棄花卉,作為原料之一,製作出錢包、單肩包、涼鞋及運動鞋等產品。

除了廢棄花卉問題,隨著全球環保意識興起,動物皮革也飽受爭議。真皮產業需要運用大量的能源與水資源,且鞣製(將動物皮膚處理成皮革的過程)也會使用大量的化學物質,對環境造成破壞。此外,動物皮革的來源與畜牧業密不可分,不僅加劇溫室氣體排放,更助長森林濫伐等狀況。

在位於恒河岸邊的坎普爾最大的寺廟之一,Phool 的工作人員收集獻給神靈後丟棄的廢花。圖/取自網路

目前不只「Phool」響應環保議題,其他如運動品牌「Nike」也與倫敦企業「Ananas Anam」合作,以鳳梨葉皮革製成運動鞋;墨西哥企業「Desserto」也用仙人掌來製作皮革,栽種過程還能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蘇黎世永續時尚研究員拉姆坎德尼(Mukta Ramchandani)指出,植物性皮革的方向是正確的,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各界應該鼓勵相關研究。但植物性皮革面臨的挑戰是「性能」,如愛馬仕的皮革製品能代代相傳、保值性佳,因此「真皮不太可能馬上被淘汰」。

為了給它們帶來皮革般的外觀,羽絨床單上印有鱷魚皮圖案。圖/取自網路

阿加瓦爾深知這項問題,但他的野心仍不容馴服,「我想讓動物皮革成為歷史,我不確定這是否會在我有生之年發生,但肯定會發生。」

Phool工作人員正在收集獻給神靈後丟棄的廢花、花屑,並製成皮夾。圖/取自網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