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疫挑戰 兒童Omicron和RSV

 |2022.12.07
1619觀看次
字級
陳秀熙團隊推估,0至17歲族群具有疫苗保護力為48%,也就是約一半沒有保護力,一旦有新型變種病毒入侵,就很可能引發感染。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7日)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中指出,各國逐步解封後,須留意流行性感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東山再起,尤其是對兒童的影響。

他今天帶領研究團隊,透過「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析最新新冠疫情發展及科學研究成果。

他指出,台灣18歲以下感染BA.2病毒株後,再感染BA.5的比率將近1.5%,而全年齡層則是1.14%,可見變種病毒在兒童族群的感染力高,值得注意。

台灣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已隨著時間逐漸失效。陳秀熙團隊推估,0至17歲族群具有疫苗保護力為48%,也就是約一半沒有保護力,一旦有新型變種病毒入侵,就很可能引發感染。

美國目前正苦於新一波感染流感、RSV的病患,醫療量能又開始緊繃。陳秀熙表示,新冠疫情以前,每年12月到隔年1月是兒童RSV流行高峰,過去2年因防疫高度警戒,RSV未見流行,但逐步解封後,美國今年入冬後就出現流行高峰,值得台灣借鏡。

台灣兒童疫苗隨時間感染保護力失效。圖/截自YouTube「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影片

他認為,面對冬季的挑戰,必須有2大預防措施,包括接種新冠次世代疫苗,和配戴口罩和維持社交距離,以降低Omicron和RSV的感染。

陳秀熙團隊今天在直播中,也持續關注中國疫情的挑戰。他提到,中國過去2年實施嚴格的清零政策,沒有大波流行感染而缺乏自然免疫保護力,且僅使用國產疫苗,未來解封如果發生大流行,對醫療量能是一大挑戰。

團隊引述海外研究,以中國的人口計算,推估這波流行感染率為千分之79.6,也就是會有1億多人確診;死亡率預估是千分之1.1,也就是會有150萬人死亡。

海外研究指出,中國疫情高峰的重症病床需求約為100萬床,是可負擔病床數(6.4萬床)的15倍,預估病床短缺情形會持續19到48天。

陳秀熙表示,中國雖可採「方艙醫院」的方式,彌補一部分醫療量能的不足,但這波疫情產生的死亡威脅仍不可忽視。

如果要解封,須搭配使用不同來源的疫苗、次世代疫苗,並提高施打率,同時也要提高抗病毒藥物的使用率,才可能使醫療負擔低於臨界值。

兒童及青少年族群感染情形。圖/截自YouTube「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影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