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藥殘比率高 農委會:都是氣候變遷惹的禍

 |2022.12.02
503觀看次
字級
陳駿季(右)說,氣候變遷導致這幾年來極端氣候,極端氣候特別是高溫的時候,對於整個病蟲害,生活都會改變,農民本身沒有辦法很即時的回應。圖/彭宣雅

【本報台北訊】消基會昨公布市售各種通路抽檢80件蔬菜結果,整體不合格率高達36.3%,與衛福部食藥署通度端抽檢的9成、農委會源頭抽檢的98%合格率相距甚遠;農委會說,都是極端氣候惹的禍,未來將會擴大監測,用區域防治的方式,協助農民防治病蟲害。

農委會今天召開「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 政府持續加強把關」記者會。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說,氣候變遷導致這幾年來極端氣候,極端氣候特別是高溫的時候,對於整個病蟲害,生活都會改變,農民本身沒有辦法很即時的回應,「當他看到病蟲害時,會不自覺多噴一些農藥」,或是其他方式管理,這樣的方式也會間接造成農藥殘留風險提高。

陳駿季表示,今年10月的氣溫比往年均高的1.9度,有的鄉鎮甚至平均高2度,在8月份氣溫平均高1.4到1.5度,這樣的一個高溫下,對病蟲害有加速情況。因此,更積極的防治,建構良好病蟲害監測網,監測病蟲害密度,當曲線上升到臨界值,透過區域防治,才能夠有效讓田間用藥安全達到合理水平。

據氣象局統計,今年11月為史上最熱的11月,以全台13個人工測站統計,均溫達24.16度,較第二高的2015年的24.15度高出0.01度。

今年高雄嘉義小番茄因為病蟲害管理不擅,病蟲害防治失敗,嚴重瘋欉(植栽無法生長)、裂果,植物疫病並未列為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中的項目,農委會卻列為災損,引起社會議論。

陳駿季表示,在一般情況下,農民噴藥後,病蟲害會從這一區跑到另外一區,未來要強化整體區域防治的觀念,開始在中南部產區布建很多,未來要增加監測密度,尤其是中南部、高屏地區番茄,會增加布點;監測網一定要夠,準確度就越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