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物交流協會 第3度合作佛光山

人間社記者蘇正國、妙功大樹報導 |2022.12.01
979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右二)與中華文物交流協會李群會長(左一),經由網路視訊連線進行簽署儀式。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人間社記者蘇正國、妙功大樹報導】中華文物交流協會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簽署第三個五年合作框架協議,十一月二十九日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中華文物交流協會會長李群,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五觀堂,經由網路視訊連線進行儀式,為兩岸佛教文化藝術交流再添新頁。

現場觀禮見證儀式的包含:佛光山長老慈容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暨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如常法師、佛光山信徒代表趙元修、趙辜懷箴,以及佛陀紀念館副館長依潤法師、永融法師、永均法師、有賢法師等。

合辦文物大展  發揚佛教藝術

心保和尚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在歲末新春之際,在此舉行「中華文物交流協會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關於文物交流合作的框架協議」簽署儀式,意義相當深遠。

雙方於二○一一年簽署第一階段的五年合作協議,接著二○一六年三月,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捐贈北齊佛首,當時在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行「星雲大師捐贈北齊佛首造像回歸儀式」後,大師和中華文物交流協會簽署第二階段的框架協議。

在這十年多來,佛館已展出許多佛教的文物大展,例如:「千年重光──山東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展」、「紫禁佛光──明清宮廷佛教藝術展」,一直到「妙香祕境──雲南佛教藝術展」、「龍門佛光──河南佛教藝術展」、「長路相貫──茶馬古道上的人文歷史」,雙方一直持續互動、交流,將佛教藝術傳播得更大、更遠。

大家都期待,在二十大之後,兩岸要攜手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並融和當代思潮與元素,讓中華文化與世界接軌,更要站在人類文明進步與歷史正確的節點,再現漢唐文化盛世的風華;希望疫情過後,兩岸解封,能夠實地進行更深遠的文化交流、更多的佛教藝術文物展出,「祝福今日簽署儀式成功圓滿」。

技術勇於創新  寫下時代新頁  

李群指出,今年是中華文物交流協會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開展密切合作的第十個年頭,「今天,我們簽署第三個『五年合作計畫』。回顧過往,展望未來,我對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的合作,對海峽兩岸的文化遺產交流都充滿了新的期待」,他也提出三項未來的執行重點:

一、兩岸文化遺產交流要繼續不停不斷:透過展覽、論壇、研習營等方式,講述中華歷史文化的故事,守護和弘揚中華文明;二、兩岸文化遺產交流要書寫時代篇章:要勇於創新,形式上融入數位化等新技術、加強研究中華歷史文化等;三、兩岸文化遺產交流要帶給民眾獲得感:多年來,兩岸以文化遺產交流為紐帶,為華夏兒女帶來了充實的精神收穫,近年來大陸已向台灣的相關機構,開放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等工作機會。

這次簽署第三階段的合作框架協議後,未來兩岸將會有更長遠、具體的大型佛教文物展出,這也是愛好佛教藝術民眾期待的大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