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亞大學 設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人間社記者李成友吉隆坡報導 |2022.11.25
1805觀看次
字級
馬來亞大學和佛光山簽署後交換文件,茜蒂努喜娜(左起)、林愛蓮、洪慧珠、覺誠法師及黃子堅共同見證。圖/人間社記者黃玲玲
馬來亞大學暨社會科學學院與佛光山設立的「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二十一日正式揭幕。 圖/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提供

【人間社記者李成友吉隆坡報導】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學院,攜手佛光山設立的「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二十一日揭幕,同步舉辦簽署備忘錄儀式,分別與台灣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與佛光山教育中心合作,將進一步促進相關歷史、文化、正信佛教和人間佛教的研究和交流。馬大助理校長林愛蓮、馬大文學暨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拿督黃子堅、駐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洪慧珠及佛光山新馬印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共同主持聯合揭幕儀式。

儀式上簽署了兩項合作備忘錄,第一項是由林愛蓮、黃子堅代表,與透過網路參與的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簽署諒解備忘錄(MOU);另一項是由馬大和佛光山教育中心,由林愛蓮和覺誠法師代表簽署,並由洪慧珠及馬大國際關係中心主任茜蒂努喜娜見證。

馬來亞大學是大馬歷史最悠久的最高學府,設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實屬教界一項里程碑,未來匯集佛教界、文教界各種資源,打造多個管道和平台推動校內合作項目。覺誠法師說,中心能促進和諧及文化交流,更正確的了解宗教,而且不只是在大馬,也和其他國家建立關係,透過文化教育正確認識宗教所促進的和諧、和平意義。說明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基礎,希望此次合作能為同學帶來更舒適、方便的學習環境。

匯集教界資源  展開學術交流

楊朝祥透過Zoom平台線上表示,非常榮幸代表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與馬來亞大學簽署備忘錄,並向出席典禮者介紹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分布於全球各地的成員單位,以及主要活動,希望未來可以在學術交流、學生交換、佛教研究等諸多領域與馬來亞大學展開合作,利用機遇分享資源、共同發展。

林愛蓮表示,隨著合作機制建立後,馬大也與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的五所大學(台灣宜蘭佛光大學、嘉義南華大學、美國西來大學、菲律賓光明大學及澳洲南天大學)搭建對接,「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提供良好的研究平台,可落實更廣泛的交流,包括舉辦論壇、研究會、互訪等。該中心由鄭庭河博士擔任主任,相信在他和其團隊共同努力下可取得新成果。

台駐馬辦事處  提倡文化推廣

黃子堅說,「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獲得佛光山和駐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支持,主要提倡多元的文化推廣,讓更多人互相了解,包括對宗教的認知,「研究中心不只是一個華人中心,而是跨領域及跨族群的中心」,目前有兩名研究員,非華裔學者進行研究,他們也不會認為這是宗教或傳教場所,而是個重要的研究工作環境。

駐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洪慧珠說,佛光山透過五校共築的「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積極展開師生交流、包括遠端教育、出國留學等,同時促進產學合作以增加畢業生的就業機會。馬大是所著名大學,擁有卓越的學術成就和研究設施,也是台灣教育合作的夥伴。

另一方面,在馬來西亞佛光山支持下,馬大文學暨社會科學院也完成第二座講堂翻新工程,並正式舉行啟用,而第一座是在二○二○年完成,當時由馬大時任校長拿督阿都拉欣和覺誠法師主持啟用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