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興劼(右)因「雞婆」,帶出全國拔河冠軍隊伍,也贏得優秀教練獎。圖/余興劼提供
【本報新竹訊】目前任教於竹北市勝利國中的余興劼(讀音同傑),除了是體育老師、是教練,更是首位推動新竹縣拔河運動的幕後推手。
擁有國立體育大學碩士學位、拔河隊出身的余興劼,一出社會從代理體育老師做起,因為一時的「雞婆」,成就當年竹東自強國中拔河隊成為全國冠軍隊伍,帶隊帶出名號,就連公司行號、義消都組隊都拜他為師。
用遊戲引導 找出致勝關鍵
34歲的余興劼,高中時期念的是體育班,但因受傷深知將影響運動表現,心想「不能當選手,可以當教練」,因而轉換身分,開始觀察教練、裁判都在做什麼,大學時期便積極考教練證,畢業後隨即至竹東自強國中擔任代理體育老師,一待就是7年,最大收穫就是讓「拔河」,成為自強國中的代名詞。
余興劼說,自己很「雞婆」,看到拔河隊孩子有潛力,卻缺乏戰術訓練,於是不斷對當時的帶隊老師提出建言,他認為只要改變戰術,就有機會站上全國舞台。
就這樣,他對拔河隊伸出的「魔手」,果真管用,比賽成績不但橫掃新竹縣,一開始連2年就獲得全國亞軍,苦熬近4年陸續摘下「全國協會盃拔河錦標賽國中男子500kg組」及「教育部體育署全國各級學校拔河比賽國中男子組」全國冠軍,余興劼也一舉贏得優秀教練獎。
「在拔河繩上,每個人都是小螺絲,螺絲鬆緊影響團隊發揮」余興劼表示,他透過遊戲引導代入訓練,利用速度變化、指定方向移動,找出團隊共同節奏,因為拔河致勝關鍵,就是在節奏中做出改變;最重要的是,他認為帶隊不只帶技術,還要能帶心。
成了全國冠軍教練後,余興劼緊接著轉至竹北鳳岡國中擔任替代役,工作內容持續推廣拔河,安排從輔導課到體育課以沉浸式教育方式,讓學生們接觸、認識拔河;當年以拔河為主題的電影《志氣》當紅,余興劼還邀請世界拔河冠軍隊伍「景美女中」來進行分享,讓偏鄉孩子們在汲取經驗的過程中點燃鬥志。
體育拚韌性 學會面對問題
退伍後,余興劼至竹北東興國中任教,隨即帶出2面全國金牌成績;而他不只在校園推廣拔河,甚至私人企業員工家庭日、義消隊等,都慕名而來找他學拔河。
余興劼分享,一般人對練體育的刻板印象,無非是運動教練、運動行銷或當老師,但他認為,練體育最根本的價值,是從經歷中得到韌性,學會面對問題,並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今年9月新學期開學,余興劼至首度招生的新校竹北勝利國中任教,已經著手規畫從班際比賽為起點,要挑戰訓練新一批拔河隊選手,期盼能夠青出於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