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多處千年石窟壁畫獲修復,圖為阿艾石窟一處起甲壁畫修復後的效果。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新疆克孜爾石窟研究所保護研究所在二○一○年向國家文物局申請石窟壁畫保護修復項目,包含克孜爾石窟,庫車市的庫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和阿艾石窟等七個石窟,目前共完成四十一個洞窟壁畫的保護修復。克孜爾石窟研究所保護研究所所長楊傑昨日公布修復狀況,說明研究所管轄九處石窟共計七百零五個洞窟,二百四十五個有壁畫洞窟,壁畫面積約八千平方公尺。
克孜爾石窟是中國開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大約開鑿於三世紀,在八世紀至九世紀逐漸停建,其延續時間之長在世界各國亦絕無僅有。多年來,克孜爾石窟研究所致力於對壁畫和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和研究。「經歷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歲月滄桑,這些壁畫已經非常脆弱,修復它們是比綉花還要細緻的活。」楊傑說,清理一塊零點五平方公尺的壁畫,十天半個月都算快。
修復團隊人員周智波分享,他仍記得十二年前初見庫木吐喇石窟時的震撼,「太漂亮了!即使隔著一千多年,這些壁畫依然光采照人」。他說,從欣賞再到探究表現技法、繪畫材料,一直探究下去才能「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