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宏:交部未釐清 蘇花高不應通過審查
【本報台北訊】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十年來共審查三百三十九件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案,台灣青年環境智庫表示,結果有八成左右被認定對台灣生態、空氣、噪音等環境因子沒有影響,包含一般人認定對空氣、生態有影響的重大開發案都。台灣青年環境智庫批評,環評委員已淪為政府的橡皮圖章。
由台大、政大、交大研究生組成的台灣青年環境智庫表示,現有環評制度要求開發案業者須提出「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開發業者常委託工程顧問公司製作,成為顧問公司的出錢老板,做出來的環評說明書可能會進行帳面美化,失去專業中立。
環境智庫並指出,從制度面發現,就算環評委員想好好審查環評案也很困難。以某位第六屆環評委員的公文收發紀錄計算,平均每兩天就會收到一件最少數百頁的環評說明書,平均只能審閱九天時間就要召開審查會,而在審查過程中,環保署還可能行政干預。
以蘇花高速公路案為例,除了被認為不會影響環境中的各項環境因子外,在二○○○年三月底召開的一場環評大會中,竟以「臨時動議」方式被提出,隨後通過全案。
至於蘇花高環評審查是否過關,明天環評大會將是關鍵。包括學界、環保團體、律師昨天聯合舉行記者會,指出蘇花高對環境可能造成的破壞、不可回復性至今未釐清,環保署應將全案退回交通部,待新政府針對東部永續、交通與國土上位計畫進行完整的政策環評後,再考量是否興建蘇花高。
內定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蘇花高興建與否應以「環境影響最小」去考量,在交通部未釐清不良影響、並提出預防對策前,不應通過環評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