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體驗營老師許家馨編織製作傳統揹帶,以頭負重物來揹帶農作物。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教育部委託台中教育大學成立「原住民族課程發展協作西區中心」,將於明天在該校民生校區舉辦「111年原住民族實驗教育之『眼』學術研討會暨成果展」,以探討原住民族教育議題,推廣原住民族教育文化,展現各校原民課程發展成果,促進跨校間的學習與交流。
國教署說,此次成果展邀請中部地區泰雅族、布農族、鄒族及賽德克族等7所原住民族實驗學校,分享實驗教育文化課程發展成果,現場並邀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汪明輝、東華大學教授陳張培倫、國家教育研究院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惠民擔任主講人。
國教署指出,現場探討「原民實驗教育文化式回應教學設計與遠距教學因應策略」等議題,也讓7所學校以「原民文化回應式教學設計與遠距教學因應策略」主題,分享實驗教育的結果,現場並設有海報專區進行靜態分享,推廣原住民族教育理念。
會中將由西區協作中心團隊教授葉川榮、王金國、曾榮華進行綜合座談,讓更多學校可以相互交流。國教署說,透過專家學者的建議,更深化原住民族教育內涵,並採取正確的教育方針與行動,藉以增進教師的原住民族文化專業知能,使原住民族文化得以更加全面地發展。
國教署表示,透過研討會,讓大家看見學校師長不遺餘力的投入原住民族教育,除展現各校原住民課程發展的成果,促進彼此學習與交流的機會,讓第一線教育工作者能夠再深耕原住民族實驗教育、推廣其教育理念,促進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