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的病灶擴大,園方改採舒緩治療,就跟人類的安寧治療很像,「團團現在多陪我們的一天都非常感激」。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本月22日再度被送到台大動物醫院做腦部磁振造影(MRI)檢查,如今結果出爐,對比兩次影像圖,整體而言團團的病灶擴大。目前園方改採舒緩治療,就跟人類的安寧治療很像,「團團現在多陪我們的一天都非常感激」,因此團隊會盡所能提供照護醫療。
獸醫室主任賴燕雪表示,比對團團兩次MRI影像圖,發現腦部右側影像往下延伸,正中線有因為損壞偏移,左側往前延伸出現病灶,整體而言病灶擴大,因此懷疑是罹患腦部惡性腫瘤,影響到比較核心、重要的神經元,造成牠後肢明顯無力,反應也比較慢。
賴燕雪表示,經過第二次MRI,評估麻醉對團團的風險提高,若要進一步確診再次麻醉很可能就耐不過,因此醫療團隊決議不再做積極處理,改採舒緩治療,就跟人類的安寧治療很像,目前希望讓團團在大家的陪伴下,盡量舒舒服服過每一天。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媒體問及,這個決定是否有與大陸專家討論?獸醫師鄭秋虹回應,從牠癲癇發作後,動物園與臥龍的連繫就沒有斷過,但團團的病況已經超過臥龍曾發生過或蒐集到的案例,「他們應該會認同我們的做法」。
媒體詢問,團團還能活多久,鄭秋虹說,「團團現在多陪我們的一天都非常感激」,因此團隊會盡所能提供照護醫療。
媒體問及,民眾是否還有機會與團團見面?北市動物園動物組長王怡敏說,由於展場環境較複雜,考量牠後肢無力的狀況,若到展場負擔會比較重,暫時不會讓牠見客,如今團團福祉最大考量,會再安排多一些影像及直播,讓民眾可以透過網路表達祝福。
另外,有關團團的遺體歸屬,以及未來紀念團團的方式?發言人余珍芳表示,「團團」歸屬於台灣,沒必要也不考慮大費周章送回臥龍;至於現在談紀念方式還太早,沒有想到這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