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哈爾濱極地公園日前公開了「世界第一隻複製北極狼」,但令人更驚訝的是,生下這隻複製是一隻米格魯。圖/Youtube 新京報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複製動物技術一直都存在爭議,但如用在生態保育目前是多數人樂見的狀況。中國大陸哈爾濱極地公園日前公開「世界第一隻複製北極狼」,令人更驚訝的在後頭,生下這隻複製狼的代理孕母竟是一隻米格魯。
長久以來,複製「生物」議題不斷被討論,其中,扯上最多人不能扮演神的角色,其次是道德觀念問題。但如果把「複製」放在絕種動物、極度稀有瀕危物種,爭議聲浪或許來的少一些。

綜合陸媒報導,大陸哈爾濱極地公園在2006年時從加拿大引進一對稀有的北極狼,公狼叫「哈爾」,母狼叫「瑪雅」,母狼瑪雅不幸於20221年去世,園方為了保存稀有的北極狼,決定與北京希諾谷生物科技公司合作「複製北極狼」。
經過多年的辛苦實驗,在今年6月終於傳來好消息,團隊擷取了母狼瑪雅的皮膚細胞與狗狗的卵細胞,成功培育2隻複製小狼,但不幸的是其中一隻小狼因為溶血症不幸死亡,只剩下一隻成功存活,目前已經成功長大。團隊成員除了拿母狼瑪雅的細胞進行複製計畫之外,也取了公狼哈爾的細胞進行複製,並找了隻米格魯擔任代理孕母。
園方表示,目前取公狼哈爾的細胞複製的小狼狀況相當良好,被問到為什麼會讓米格魯犬擔任代理孕母,園方則回應說因為圈養母狼數量不足,也無法接受科學實驗,因此就找了狗狗擔任代理孕母的重責大任。由於這次複製狼的技術大獲成功,中國工程院專家評估複製瀕危動物的應用價值相當高,對於瀕危物種存續影響是個重要里程碑。
北極狼又稱白狼,是灰狼的亞種,分布於加拿大的北極群島和格陵蘭北部,同時也是灰狼唯一在其原始分佈地的亞種,根據統計,現在全球只有約一萬隻的北極狼生存,因此牠們被列為二級瀕危動物。
複製北極狼和「狗媽媽」互動。圖/取自微博回顧複製動物歷史
1.英國複製羊自1996年開始,世界公開的第一隻複製羊「桃莉」出世後,科學家對複製技術的研究從沒停止。
桃莉是第一隻複製羊,1996在蘇格蘭出世,當時引起全球談論。桃莉是利用英國生物技術與生物科學研究委員會所提供的資金進行實驗的成果;牠的誕生不是運用精子或卵子這樣的生殖細胞,而是運用已經分化的細胞,也能夠生產出和原細胞基因完全相同的子代。
世界公開的第一隻複製羊「桃莉」。圖/取自網路桃莉由黑臉羊代理孕母產出,但臉孔是白色的,及後和公羊交配,總共生下了6隻小羊,直到2003年出現肺腫瘤,同年2月14日離世,壽命達6年,一般羊的壽命則有10年。
2.台灣複製豬由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與農業生物技術中心、中山醫學大學、東海大學與動物科技研究所結合的研究團隊,於2009年開始,花了3年及投入超過新台幣6百萬元,複製出兩胎花斑迷你豬,其中一隻已成功繁衍後代。
3.南韓複製狗南韓Sooam Biotech在2006年成立細胞複製實驗室,隔年複製出世界第一隻狗Missy。這幾年之間,實驗室意圖將複製動物變成一盤生意,目標顧客是失去寵物的主人,而他們亦有研究提升複製技術,試圖從複製一隻增加至複製三隻,就算其中一隻不幸死亡,只要另外兩隻健康存活,都可帶給主人安慰。然而,有批評者認為,動物主人不應該花費一筆昂貴的費用去複製一隻寵物,反而應該嘗試領養被遺棄的動物。此外,從生物倫理角度來看,因為複製過程通常有很高的失敗率,質疑手術和醫藥過程會令動物更加痛苦。
4.大陸首隻經基因編輯複製狗首隻經基因編輯的複製狗「龍龍」於2017年在中國北京西郊的科學園區出世,由民營公司「北京希諾谷生物科技公司」研究,是繼南韓後,第二個國家掌握複製狗技術。
基因編輯的複製狗「龍龍」。圖/取自北京希諾谷生物公司網頁「編輯」的意思就是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使龍龍出生時即帶有某種特定疾病;由於其母體是患上「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體細胞複製後代,所以龍龍一出世就有機會患上中風及心臟病,而科學家則可利用這種複製技術,研究病情和治療方法。然而,此做法惹來炮轟,指責做法殘忍,不把這些狗隻作為獨立生命看待。
回顧複製動物歷史文章來源:星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