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與圖/屏東縣立鶴聲國中圖推教師邱秋紅
108課程設計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互動、共好為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循循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開發與自我、他人、社會、自然的互動能力,提升學習興趣與終身學習能力。

閱讀是統整以上能力的核心,而讀報教育是引導學生開啟豐富視野的一扇窗,尤其《人間福報》,內容不僅廣泛且很有深度,不僅具世界觀,也充滿人文關懷與文學探究,內容非常豐富,很適合當作學生開發生命厚度與深度的教材。
本校實施讀報教育內容簡述如下:
一、編入校定課程教材:七、八年級的校定課程直接納入讀報教育,讓讀報教學更具系統性。
二、活潑生動的讀寫策略:
(一)善用行動載具,進行多元有趣的讀報教育。之前因疫情遠距上課前,學生剛好上過讀報教育,也有使用數位編輯文件的基礎,數位工具入門容易,少了技術的門檻,學生更能專注在內容的呈現,也更有成就感。遠距上課後,我們在線上繼續編輯,互相分享,並將作品上傳到 Google Classroom,保存學生的學習歷程,不因遠距中斷讀報教育。
(二)利用影片補充文字內容,有些新聞內容有趣但簡短,容易稍縱即逝,便在Youtube 尋找相關影片來輔助說明,協助學生更全面完整了解當則新聞。
三、結合時事議題設計跨領域數位閱讀課程:本學期最受矚目的時事新聞非烏俄戰爭莫屬,配合讀報與圖書館閱讀活動,設計一系列跨域數位閱讀課程,有歷史、地理、藝術、語文、時事及臺灣情勢等,並偕同各領域教師安排時間入班進行活動。
實施作法:
(一)先閱讀《人間福報》上關於烏俄戰爭的新聞,並加以討論。
(二)配合圖書館「聲援烏克蘭,守護和平」的活動繪製烏克蘭國旗,並寫上加油祝福的話,張貼於圖書館外;為增加參與動機,並利用APP Quiver使國旗成為3D立體動畫而飄揚起來。
(三)配合圖書館展出的烏俄主題書展及《福報》的相關資訊,利用APP Nearpod設計數位閱讀課程活動,包括兩國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友好交惡歷史、戰爭緣由,並發表自己的看法等,學生以載具完成並上傳,完整回答者給獎。
雖然當前網路資訊容易取得,但多是片段、簡略,甚至訛誤,在電子媒體競爭的壓力下,《人間福報》仍能秉持宗教的精神,長期提供完整、正面又有深度的報導與文章,實屬不易,著實是學子在教科書外最佳的精神糧食。感恩報社長期提供本校免費的《福報》,也冀望鶴聲學子開啟了視野,厚植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