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印證一半一半 詮釋全面人生

 |2022.10.04
870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第4屆三好微電影創作競賽頒獎典禮,1日於「2022年世界理事會線上會議」舉行,14位入圍決賽者到洛杉磯受獎;今年主題為「一半一半」,用鏡頭印證「努力好的一半、壞的一半自然減少,接受美好的一半、包容短缺的一半,才能擁有全面的人生。」開啟包容、諒解、尊重、希望、奮發向上的光明大道。

南非導演Sifiso Khanyile《The Reclaimers》獲得紀錄片第一名,當他了解「三好微電影」的宗旨後,想藉由參加活動幫助南非回收者,讓更多人了解在世界另一端為生活努力、為淨化環境付出辛勞的人士;參加此活動後,他重新思考如何拍出更好的電影,把「三好」的理念帶給全世界。

巴西導演Pâmela Peregrino以《Ewé de Òsányìn: o segredo das folhas》(樹葉的祕密)拿下綠色公益類第一名;他分享,巴西有著多種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當地原住民特別注重與大自然同體共生電影描述長有樹葉的小男孩在學校受到欺侮而出走到森林,認識多種葉子功用、遇到不同膚色與背景的人,繼而重新肯定自我、尊重環境、包容不同文化的故事。

彼此關懷 消除心靈距離

《距離》獲得動畫片第2名,台灣導演胡融新說:「我在英國念書時,因疫情每天在宿舍遠距上課,覺得內心很孤單,發現社交支持的重要性,人跟人之間需要彼此心靈的交流,才能度過疫情。現實中人與人雖有距離,但可以保持互相的關心,給對方希望和愛。」影片由不同國家的國際學生製作,背景以水彩呈現,配有交響樂團伴奏,使動畫氣氛獨特。胡融新希望這部影片,能讓更多人行三好、消除彼此的距離。

台灣紀錄片工作者林煥文多年來,用鏡頭記錄城市變遷,獲得綠色公益第3名的《失地?溼地!》,講述成龍溼地的演變,曾歷經颱風、水位下沉、海水倒灌等問題,導致良田變溼地,給當地居民帶來無盡的失望與悲痛;但在慈善人士的幫助下,居民以30年的時間,將藝術結合當地獨特地理風貌,讓廢地變寶地,體現經歷風雨卻沒有放棄,迎難而上的精神與希望。

《等待.奇蹟》獲得紀錄片類第2名,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自幼罹患了脊髓肌肉萎縮症(SMA),俗稱漸凍症,成長過程中,病苦給他帶來許多不便,李怡潔分享:「這種疾病最殘忍的是我們有跟常人一樣的認知能力,卻沒有常人的健康,病友們每天都在失去,但在失去的過程中,他們依然努力的為社會做貢獻、鼓勵人們奮發向上。SMA病友是獲得總統教育獎最多的群體。」他希望能夠盡快得到政府的支持,讓病友都能獲得藥物治療,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Pacing the Pool》是澳洲新銳製片Radheya Jegathev的作品,講述先天患有多骨性纖維發育不良的Richard Pace,被醫生宣告此生將在輪椅上度過,在做過上百次手術之後,他選擇躍身於泳池之中,游泳給予了他人生的希望,64歲依然堅持不懈,仍可以用雙腿行走,堪稱奇蹟,獲紀錄片第3名;該片拍攝初期亦獲珀斯國際電影節──紀錄片的支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