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有眾神之都美名的古城台南,古蹟多,傳統藝師也多元。今年有「泥作藝師」呂新義、劉聰連、李昆山,以及「大木作藝師」吳權坤與劉源生等五位藝師,因長年以精湛技藝修復古蹟與歷史建築,將於本周六獲文化部優秀傳統藝師表揚,感謝對傳統工藝的發揚與用心。
為表彰傳統藝師對文化資產修復貢獻,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從今年起遴選參與文化資產修復的優秀藝師,於九月第三周的全國古蹟日表揚。
台南共有五位藝師入選。包括投入泥作領域的呂新義、以及大木作藝師吳權坤,同時也是台南市文化資產技術保存者,兩人共同以高雄市定古蹟英國領事館修復工程,獲得推薦。
劉聰連與劉源生則以「國定古蹟原台南水道─水源地區修復工程」獲推薦。劉聰連負責泥作線腳仿作、牆體粉刷,不僅致力復舊如舊,亦展現細緻工藝;劉源生負責門窗整修,經驗豐富的他技術純熟,體現傳統工法內涵。
李昆山則以「市定古蹟清代機器局遺構東側圍籬與石板道修復工程」獲推薦,他負責清代石圍牆遺構等泥作,修復過程發揮對材料與工法的專業,讓古蹟依據不同損壞程度來進行適合修復,體現「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精神。
文資處表示,文化資產保存、修復需仰賴傳統工藝協助,這五位來自台南的傳統藝師,除各自在專業領域深耕多年,更在古蹟、歷史建築修復工程中扮演要角,堪稱職人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