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卸下八年總統職位的普亭,周二公開接受國會最大黨「團結俄羅斯黨」黨主席職務,並以獲得六成國會席次的大黨黨魁身分出任總理。這意味普亭在俄羅斯的影響力,將不因總統任期結束而終止,反而是擁有更大的權勢地位。這對西方民主國家而言,似乎有悖民主常理發展,但探究俄羅斯發展,就可以明白其義理所在。
九○年代,俄羅斯經歷了短暫而動蕩的民主,結果卻是場大災難。在民主憲法、自由選舉及多黨政治的雛形出現後,普亭當權的八年間,這個脆弱的民主基礎已經蕩然無存,但是俄羅斯人卻因為普亭對媒體的管控、將反對黨驅逐出國會的種種作法而喝采,因為他帶領國家再次回到穩定並且走向繁榮。這樣的民意反映下,二○○一年成立的「團結俄羅斯黨」以支持普亭和實現社會團結為己任的理念,便得到民眾普遍歡迎,甚至還打敗共產黨成為最大執政黨。
擁有國會多數席位的「團結俄羅斯黨」權力相當大,足以修改憲法,也能夠抗拒總統對總理的任免權力,必要時還可以解除總統職權。儘管如此,新任總統麥德維夫算是普亭親手扶植的接班人,其實並不在乎這樣的權位狀態,反而是「不通過修憲,使俄羅斯從總統制國家,變為總統議會制的唯一途徑」,並且也確定業已形成的「麥普體系」雙方具有平等夥伴關係。
有人戲稱:「天下只有俄羅斯人能在擺脫共產主義後,歡迎秘密警察回來掌管他們的命運」,但在俄羅斯人自主的選擇下,他們將擁有一位能夠專心內政實現國家富強,且能徹底執行「普亭路線」的領導人,在黨務系統與國家職務的雙重帶動下,俄羅斯將會延續過去八年的發展榮景,持續朝向大國地位努力。一個新的「普亭時代」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