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缺糧使日本又拿了個第一,很不是味道的第一:第一個奶油缺貨的工業化國家。東京最高檔住宅區裡,距普拉達旗艦店面五分鐘路程,一家超市經理無奈聳肩,一臉頭痛。她道歉說,日本奶油存底快光了,敝店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貨。
數十年工業化、食物自滿、與日俱增的進口,是日本傲人的成績,如今頓成弱點。糧食危機對開發世界可能有何影響,倚賴全球糧食市場極深的日本是活教訓。
日本人口數目遠遠超過其農業所能支撐、農業人口老化且滿腔不滿、糧食自給率偏低且人民已習慣進口食物,這種情況也是其他開發國家的縮影。日本曾是糧食出口國競相討好的首要買家,但新興經濟體需求劇增而加入競購行列,日本的優勢已經消失。
高盛經濟學家指出,日本有個走向偏高食物價格的長期「結構」移轉,這移轉現在顯示效應堪驚,而其中問題根源在於全球小麥和玉米庫存進入歷史性新低。
小麥和玉米只剩一個月庫存,世界糧食系統失去緩衝墊,財富也不保證你能置身世外。拿米其林三星的東京館子數目傲視全球,政府上周一項民調卻發現,百分之四十日本人說吃的品質江河日下。東京澀谷一家麵館的老闆秀村說,日本也是全球糧食動盪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