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Tai Pera、Salt & Finger、123RF
圖文內容節錄自《工研院勇闖實驗室1:生活科技的祕密基地》,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圖/Tai Pera、Salt & Finger、123RF
文/劉詩媛
要確認是哪一種紫外線,就必須依靠「量測」。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各式各樣量測數字,例如一公尺有多長、一公斤有多重、一秒有多久,這些標準到底是由誰建立?又是怎麼量測呢?
測量標準 7大單位
原來從很久以前開始,人們為了能夠互相溝通,陸續統一各種測量標準和單位。1960年代出現國際單位制,目前共有7大基本單位,包括長度(公尺)、質量(公斤)、時間(秒)、電流(安培)、溫度(克耳文)、物量(莫耳)及光強度(燭光)。
這次拜訪的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就負責建立和維持國家最高的度量衡標準系統,大家可別小看這項任務,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的水準,都和儀器系統準確度與量測品質息息相關,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就負責建立精準的量測標準!
在與光有關的實驗室中,實驗衣和室內裝潢都是黑色的,避免影響量測結果。
紫外線光 現身差異
目前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也有「紫外線LED光源關鍵參數量測系統」,而紫外線到底是什麼呢?
光是一種電磁波,在光譜上,人眼可看到的光稱為「可見光」,像是陽光用三稜鏡可折射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彩顏色的光,這些就是不同波長的可見光。
至於在紅色光和紫色光之外,人眼看不到的光稱為「不可見光」,其中在紫色光範圍之外的光線就稱為「紫外線」。陽光中就有紫外線,紫外線的波長(100nm~400nm)比可見光短,能量比可見光強,因此會對生物產生影響和傷害,在使用相關產品時一定要小心注意,其中又可分為紫外線UVA、UVB、UVC三兄弟,而有殺菌功能的是UVC!
UVA
我的穿透率最好,照射到人類皮膚會讓你們晒黑,照進眼睛可能會傷害視網膜!
波長最長,會對皮膚和眼睛產生傷害!
UVB
我大多數會被臭氧層吸收,但仍有少量會到達地表,對人類皮膚和眼睛產生傷害!
波長次長,有少數會到達地表!
UVC
我的穿透率最差,不太能照射到地表,但我的波長最短,能量最強,可以破壞微生物細胞,達到殺菌效果!
波長最短,可以殺菌!
現在大家知道了紫外線A、B、C三種的差異,而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針對紫外線發光二極體(UV LED)光源,可量測各種數值,例如透過確認光源的「波長」,就能了解此光源是否為紫外線,以及又是哪一種紫外線,能量有多強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