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峻漢承襲父志做神佛雕刻,他還負笈日本觀摩學習,希望精進並走出自我的風格。圖/記者王淑芬
陳峻漢的神雕不局限佛、道教,也曾創作過聖母抱耶穌「聖殤」、耶穌十字架殉道像等。圖/陳峻漢提供
【記者王淑芬】木雕偶像首重「神韻」,因此,從事神佛雕刻三十年的陳峻漢,通常會在最醒腦的時段進行神佛開臉,要刻出神佛的慈悲、莊嚴,更期盼作品讓信眾的虔敬之心油然而生。
從小耳濡目染父親偶雕、神雕技藝,陳峻漢國中時期也會用鏈鋸雕刻自己喜愛的木偶或泥塑,一次次的泥捏、木雕,做出了興趣與心得,加上父親「林邊師」的提點,陳峻漢看到自己技藝的進步,也磨出對木雕神佛的興趣。
「林邊師」陳忠榮是雕刻戲偶赫赫有名的人物,與黃俊雄布袋戲「史豔文」、「苦海女神龍」系列的合作木雕師,隨著布袋戲掀起熱潮,有關林邊師戲偶傳神、故事人物的善惡果報,至今仍有政治人物拿來做隱喻題材,可見布袋戲的熱度至今不減,也讓這位出生在屏東縣林邊的木雕匠師,聲名從台灣尾紅到台灣頭;父親的好名聲,也帶給陳峻漢很大的勇氣及鼓勵。
在木雕家庭長大,陳峻漢從小把玩木料,用鏈鋸雕刻出心目中的想望,布袋戲偶也能展現手拿關刀除惡的威風型態。課餘在木雕店,不管是初胚、磨砂或修平都入木三分,不過,一般木雕工藝可以憑感覺隨興發揮,但是神佛像要有聖潔肅穆、攝受人心的莊嚴,還要能讓信眾起虔敬心,於是,陳俊漢選擇進入中華藝校,決心從學理的基本工做起,手繪雕刻圖底,抓準線條、比例讓工藝有更完美的呈現。
融會傳統現代
臉部表情到位
實務與理論結合,加上在校主修西洋人體雕塑,讓他穿梭傳統與現代工藝間遊刃有餘,高中時期的陳峻漢對神尊畫臉相當熟練,日復一日與神同行,不僅神佛表情到位,神明手裡的戟箭、戰斧或腳踩的風火輪等,都能做到精雕細刻。
成為神佛雕刻匠師,陳峻漢天天沉浸在雕刻工藝中,被稱為「林邊師傳人」的他,在追憶父親同時,也隨時惕勵並努力走出自己的風格。承襲父親神佛像要雕出神韻的工藝精神,陳峻漢於開臉雕工上花最多心思,他說:「精神專注、時間充裕才能一氣呵成。」才能讓不同視角的神尊都顯得自然無拘、沒有違和。
神雕超越宗教
信仰安定人心
力求技法精進,陳峻漢也曾負笈日本學習觀摩,希望雕工更靈活,於是木雕亮度、光影力道都更講究了。陳峻漢的神雕不局限佛、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的聖母抱耶穌「聖殤」,耶穌十字架殉道像等,有不少出自陳峻漢之手。
雖然才四十五歲,陳峻漢已有逾三十年的雕刻資歷,還有不少跨海下單的廟宇,舉凡佛祖、觀音、媽祖、福德正神、文昌帝君,還有月老星君、濟公、廣澤尊王等都有他的創作。
父親陳忠榮的布袋戲偶工藝被高市府登錄為文化資產傳統工藝保存者,身為「林邊師的傳人」,承繼華山佛具店的木雕事業,陳峻漢帶領夥伴精進工藝。他相信與神同行的路上,行雲流水的雕工,是讓神韻自然流暢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