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小石匠:雲岡的故事》新書發布會,十二日在中國大陸雲岡石窟舉行;繪本作者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鄭岩希望有溫度的歷史,在孩子心中埋下藝術的種子。
雲岡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二○○一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用雕塑記錄從印度、中亞佛教藝術發展至中國佛教藝術的軌跡,石窟內樂舞和百戲雜技等雕刻,反映北魏時期生活,見證民族交流的歷史。
鄭岩分享,創作《小石匠》初衷有兩個:第一,出於研究所需;第二,作為人文科學研究者,需要重視社會的文化建設,有責任在普及方面做些工作:「對於孩子而言,可能一個情節、一個畫面,就能給他們留下影響一生的印象」,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顆種子,不久就會長成參天大樹。
在文字方面,鄭岩以雲岡的誕生、流變為主軸,塑造和小讀者年齡相仿的主角「小石匠」,拉近孩子與石窟的距離;繪者李星明在創作時,從石窟環境、建築結構、佛像風格、車輿服飾形制,無一不符合史實,甚至連人群中的一隻狗,都依照北齊婁叡墓壁畫進行考證, 「對待歷史,我們要常常備敬畏之心、好奇之心,我希望大家能在了解歷史的過程中,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