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報文學獎散文組佳作》字碼書(下)

吳俊傑/文 賴炯宏/圖 |2008.04.10
715觀看次
字級

母親為這一則記憶下了簡潔的結論。冰雹日,歷時七分鐘,母親摔傷。國中時代的日記記載著。然後時光跳拍,草芽萌生,果園的土層抽出嫩綠野草,春天果然是從小草之間跳躍出來。




天色還在Labau (拉爆:泰雅族語,意思是光線正要掙脫黑夜擁抱的剎那。)之前,所有部落的母親早已養成在園子裡磨蹭的習慣了,給飛翔若直升機起降的雞群飼料、拔拔斜坡上偷襲長高的雜草、巡查昨夜陣雨阻塞的水線、摘兩把小徑旁的野菜,然後闔上象徵意味的竹籬門,接著回家喚醒上課的孫子與上班的孩子。日復一日的行止宛如沁涼而新鮮的空氣,必須要在Labau才能呼吸到母親運行的第一口氣節,對照著報紙上匪夷所思的奇情聳動新聞,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長此以往追求功利的報應?「報」,十二劃,從土部,本義與土卻無丁點關係,左邊原是一個雙手被枷、屈膝下跪的罪人,右邊有隻手按著頭部,看來是使之伏罪的意思。報,罪人也。記得《韓非子‧五蠹》有一則關於「報」(判決)的故事:楚地有位品性耿直的人叫做躬,父親盜羊,躬大義滅親,報告給地方官。地方官卻判決將躬處以死刑,因為躬雖然忠於國君,卻不孝於父。這故事讓我看到了「報」的相生對應--罪人以及報恩,一切始於孝的行為。



  村幹事一早衝到家裡手持一份公文要爸媽蓋章,待我來到學校二樓教室,望著雜貨店的方向,衣冠嚴整的父母已經在等待八點鐘的客運車。放學回家,母親靠坐客廳藤椅,疲累的光影隨伺在旁。兩老搭上客運車,在小鎮轉車趕赴坐落另一側山勢的鄉公所,公所人員指揮棒一般揮動前來照相的各村老人,老人面對黑布罩下的神祕鏡頭,亮光捕捉隱藏在肌膚溝槽裡衰老的精靈後,再次被驅動往太陽垂低的廣場中央,等到一干要員姍姍就坐,老人們就要擠出公所需要的笑容,然後「卡嚓--」一聲,老人們再次來到大門領取獎章,紀念品則容後補發--母親模仿滿頭大汗的承辦人員補述著。隨後搭客運車,轉車,將顛沛流離的一生換來的獎章運送回家,桌上的獎章寫著:金婚誌慶。這就是「得」字嗎?十一劃,甲骨文是隻手捧著「貝」,表示得了錢財。金文在左邊加上「ㄔ」,強調「得」是尋覓後的獲得,是行有所得。我看著母親「得」到的獎賞,對鄉公所的小氣發著怨言的說:就這樣!母親笑著說:有你們就好!



接學生到家裡住下,是這學期的第二次。母親照例滿面笑容的接納孩子,小孩是我三年級的學生,妹妹讀二年級,父母分居,家中的父親委靡不振。開學第一週家訪,震災後補助的房子二十幾坪,小狗在門前擋道,進門是客廳,凌亂若山豬打滾過的沼地,家長父親的鬍渣堅如刺蝟,濕潤的毛梢該是部落招牌米保汁,室內如二戰壕溝,學生卻是處污泥而不染,聰慧、乖巧又處處替父親解套。有一天父親要上山採樹籽,托孩子帶話說是「可以」住在老師家,五天後,在教會門口外帶走小孩,自覺有些不好意思吧。我後來常走動到學生家,父親慢慢地少喝了酒,工作天數終於超越在部落扯淡,二個月後臥室加裝簡易木板隔出的衣櫥,否則衣物躺屍如紙漿。今天早上央我帶孩子,父親家長靦腆地說:快過年了,到山上找靈芝。這是個苦差事,這個父親終於願意為孩子勞動筋骨了。再一次,就是「三」了,成語典故中經常出現「三」,像是三市成虎、三陽開泰、三顧茅廬酘酘為什麼是三而不是四呢?古人認為凡事不過三,過了三就是多了。學生推開大門見到母親便直喊著:Yaki(祖母),我回來了!母親笑著說:回來就好。看來,這「三」不會是整數三,而是虛指的多數!



午夜響轟雷,部落犬爭鳴。十二月底。二樓教室,陽光收斂,小雨侵入校園,如斥候兵,繼之下起豆大雨點,上空雲層忽而掩蓋部落,天色也不見了,似入暮,廣播器傳來主任興奮的聲音:各位小朋友,趕快到窗口,下起冰雹了。果然,雨塊打在籃球場水泥地面,驚出罕見亮光,隨後被暗影收走。晚飯之前,向母親描述上午異象,母親卻記起三十幾年前在果園那日,我們小孩在工寮四周嬉戲,忽然天黯,動物驚吼,山景伸出烏雲的黑大衣,年輕的爸媽在果園上方山坡處,我記得自莽林狂奔而下的影子,他們不願意停格在時光的膠捲,跌跌撞撞奮力翻滾到無助的小孩面前。「接著就天光大亮啦!」母親為這一則記憶下了簡潔的結論。冰雹日,歷時七分鐘,母親摔傷。國中時代的日記記載著。然後時光跳拍,草芽萌生,果園的土層抽出嫩綠野草,春天果然是從小草之間跳躍出來。「春」,日部,五劃,會意兼形聲字,日在草中萌生,右邊的聲符是「純」的初文││屯,生命以純粹的形象示現於大地。解讀「春」字,我總是記起童年的冰雹之日,生命中短暫的七分鐘,母親自莽林奔來,摔著傷,是春日突破天地凍寒的形象。



  一九三九年,Iwar.Sujan(伊娃兒‧蘇彥)出生,時值日據末期,皇民化運動如火如荼,父親蘇彥是蕃童教育所教師佐(助手),替女兒取了日名:田中菊子,竹屋門楣處掛上「國語之家」表彰牌,如此可獲每月米鹽配給。一九四五年八月終戰,一九四七年年末「二二八事件」暫告平息,隔年上國民學校一年級,新獲漢名:張阿菊,一九五○年讀完二年級後失學。一九五八年與孤兒尤幹自由戀愛進而結婚,住在水邊一處簡陋竹屋。頭兩胎小孩因營養缺乏致死,接養部落一客家小孩,餵食昂貴的克寧奶粉,穿花布衫,視如己出,一年後客家父母反悔接走小孩,一九六一年喜獲男嬰,從此死神遠離嬰兒。以一塊林班地與搏命的精神拉拔孩群,謹守祖訓從不對人惡言相向。一九九九年遇「九二一」,除家毀果園崩雞飛狗跳牆外家人毫髮無傷。以頌堂之歲無私地照拂家人大小,一生不曾大富大貴卻安之若素,像個簡單的「暉」字,日部,意符「軍」,嚴嚴整整如軍令般將日光公正無私的伏貼在每一塊土地上。今日其實是母親的生日,我已聯絡家人今晚到小鎮替母親祝壽,並以文字篇章彰顯母親的光輝,我以為這是人子最低的作為。(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