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蟲」世界最原始脊椎動物 距今5.18億年

 |2022.07.09
1276觀看次
字級
雲南蟲被證實為世界最原始的脊椎動物,距今5.18億年。圖/香港中通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世界最原始的脊椎動物距今有多少年?答案是5.18億年,而且是在大陸被發現,且被命名為「雲南蟲」,但因為爭議許久,最近才用新科學儀器證明其為脊椎動物。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團隊發現,5.18億年前的寒武紀澄江動物群產出的「雲南蟲」,其咽弓具有脊椎動物獨有的細胞軟骨結構,確認「雲南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脊椎動物的最原始類群。

報導稱,該發現對揭祕包括人類在內的脊椎動物的起源,具有重大意義。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趙方臣解釋,研究團隊對雲南澄江海口地區產出的127塊雲南蟲標本的鰓弓結構進行分析,發現咽弓上的有軟骨細胞結構,這一特徵是脊椎動物一個非常特有的證據。

雲南蟲演化位置和各類脊索動物咽顱形態比較。圖/取自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官網

更詳細的內部構造,則是雲南蟲咽弓上發現微納尺度三維保存的「疊盤狀細胞結構」和「蛋白微原纖維構造」,其中疊盤狀細胞結構是軟骨細胞獨特的排列方式,蛋白微原纖維是脊椎動物軟骨常見的細胞間基質的纖維結構。

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官網消息,上述研究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員領導的「地球—生命系統早期演化」研究團隊和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姜寶玉教授課題組密切合作完成,並於2022年7月8日發表在美國《科學》(Science)期刊上。

消息並指出,雲南蟲自1991年首次報導以來,被分別歸類於脊椎動物、頭索動物、半索動物、後口動物幹群、甚至原始的兩側對稱動物,其分類位置存在的爭議,嚴重影響這類關鍵化石對脊椎動物起源的約束作用。

針對雲南蟲分類位置之謎,在常規的形態學研究無法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此次該研究團隊利用三維X光斷層掃描顯微鏡、傅里葉紅外光譜、拉曼光譜、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等多種現代實驗技術手段,從微觀解剖學結構著手去破解。

分析結果證實雲南蟲處於脊椎動物譜系的最基幹位置,介於尾索動物和其他脊椎動物(包括現生和化石物種)之間。作為現生脊椎動物最古老的近親,雲南蟲為揭示脊椎動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關鍵證據,對脊椎動物頜和其他關鍵特徵演化的探索均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雲南蟲復原圖。圖/取自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官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