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林育辰 |2022.07.01
5574觀看次
字級
通貨膨脹造成食物和燃料價格飆漲。圖為西班牙卡車司機,3月在首都馬德里抗議燃料價格昂貴。圖/美聯社
拉林鐵路6月25日通車一周年,國鐵集團透露,這一年累計運送旅客113.7萬人次、貨物4.78萬噸。圖/新華社
厄瓜多原住民群眾在首都基多遊行,抗議燃料和物價高漲。圖為示威者朝總統府方向前進。圖/法新社
歐盟國家6月29日達成共識,2035年起將禁止銷售燃油車。圖為德國柏林一條公路的車潮。圖/美聯社
歐盟執委會6月24日敦促航空業者,加入它推動的零排放航空聯盟,為碳中和飛機的到來做準備。圖/美聯社
泰國放寬入境規定,7月1日起只需提供接種證明及醫療險證明就能入境,圖為新曼谷國際機場。圖/美聯社
辛巴威通膨年增率在6月接近192%。圖為辛巴威民眾在首都哈拉雷街頭,拿著不值錢的辛巴威幣。圖/美聯社
英國大學畢業生,今年薪資比去年高7%。圖為查爾斯王子造訪牛津大學。 圖/美聯社

整理/林育辰

6/24比利時

歐盟推零排放航空 飛機轉型碳中和

歐盟執委會6月24日敦促航空業者,加入它推動的零排放航空聯盟,為碳中和飛機的到來做準備。零排放航空聯盟成員包括飛機製造商、航空公司、機場、能源企業及燃料供應方的代表、乘客與環境利益團體,以及監管與認證機關。

目前航空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總體的2.5~3%。歐盟若要在2050年底前達成碳中和目標,航空業脫碳是重大挑戰之一。飛機製造商還正在努力推出用混合動力或電力推進的地區型飛機。

6/25大陸

拉林鐵路通車1周年 帶動旅遊

拉薩至林芝鐵路6月25日通車一周年。國鐵集團透露,這一年累計運送旅客113.7萬人次、貨物4.78萬噸。拉林鐵路縮短沿線城市旅行時間,使拉薩、林芝等城市「3小時經濟圈」初步形成,便利的交通掀起旅遊熱潮,活絡林芝「桃花節」和羊卓雍措、南迦巴瓦峰等景點,帶動農牧業、民宿、農家樂等鄉村經濟。

根據統計,去年7月至今年5月底,林芝市累計接待遊客75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人民幣65億元(約新台幣289億元)。

6/26厄瓜多

原民大規模抗議 石油被迫停產

能源和礦產部6月26日宣布,受原住民抗議活動影響,將在48小時內暫停全國石油生產。厄瓜多原住民聯盟因燃料和物價高漲,6月13日發起無限期全國性抗議活動,封鎖道路、占領油井,首都基多及周邊省分暴力事件不斷。物價飆升的基多公車被迫停運,學校停課,汽油、食品等物資短缺。

厄瓜多經濟高度依賴石油收入,今年前4個月,每天生產48萬1000桶石油,其中65%出口,抗議活動已導致石油產量減少20%。

6/26泰國

今年入境旅客 已破200萬人次

隨著入境限制鬆綁,今年截至6月26日,入境旅客數達到203萬人次。來自印度、馬來西亞、英國、新加坡及美國觀光客湧入,帶動這個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的旅遊業,從疫情中復甦。

泰國政府欲提振旅遊經濟,疫情管理中心(CCSA)17日宣布,7月1日起,解除入境管制,夜間娛樂場所也恢復正常營業。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測,今年前往泰國的遊客數可能超過1000萬;目前赴泰旅遊以印度觀光客為最多。

6/27英國

大學畢業生薪資 比去年高7%

求職網站「Adzuna」6月27日表示,今年夏天徵才廣告開給畢業生的薪資,攀抵6年來最高的2萬6076英鎊(約新台幣97.5萬元),比去年高7%。職缺雖比一年前大增59%,但一份工作有36名畢業生競爭。這些數據突顯這是幾十年來最緊張的就業市場,更高的工資也反映出通膨嚴重。

貝氏商學院、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劍橋大學等名校畢業生收入名列前茅。5年後,他們的收入都可能超過4萬英鎊(約新台幣149.5萬元)。

6/27辛巴威

全球最鷹 一口氣升息至200%

在6月通膨年增率接近192%後,央行6月27日一口氣將政策利率由80%調高到200%,從7月1日開始生效。另外,財政部長恩庫比表示,未來5年將美元納入法定貨幣,以提振市場信心。

飆升的通膨為已在短缺中痛苦掙扎的民眾帶來沉重壓力,並使總統姆納加瓦重振破敗經濟的努力蒙上陰影。在前總統穆加比執政期間,辛巴威就已深陷經濟危機,2017年政變後,接替穆加比的姆納加瓦一直為如何終結經濟危機而苦惱。

6/29西班牙

燃料糧食價格攀升 通膨創37年新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6月29日出爐的數據顯示,消費者物價年增幅從5月的8.7%,加速至6月的10.2%,創37年來最高紀錄。物價漲幅主要來自燃料、糧食價格攀升,餐旅業漲價也是原因之一。西班牙是最受觀光客歡迎的旅遊國家之一。

隨著經濟開始擺脫疫情,加上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推升商品價格,帶動全球通膨上揚。不計能源價格且經季節因素調整後的核心通膨,從5月的4.9%加速至6月的5.5%,寫下1993年8月以來的最高點。

6/29盧森堡

歐盟氣候共識 2035年禁售燃油車

歐盟27個會員國的環境部長,6月29日對5項有關對抗氣候變遷的提案達成協議,要求2035年起在歐盟銷售的新車須為零碳排,屆時將禁止銷售使用內燃機引擎的新車。接下來歐盟各國將與歐洲議會展開協商,這些提案可能成為歐盟的法律。

各國部長也支持建立一個新的歐盟碳市場,以對運輸和建築物使用的汙染燃料課徵碳費;同時也同意成立規模590億歐元的基金,免除低收入居民在2027~2032年間的碳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