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詛諸毒藥 還著於本人
台北市佛教會名譽理事樂崇輝:身為一位大學教授,不但是高知識分子,也是為人師表,不只要傳道、授業、解惑,其身教、言教更是學生的典範與表率,因此無論如何都不該用符咒來恐嚇他人,不僅有損教師形象,也違背了宗教的真諦。從信仰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哪種宗教,其本質都是在勸人為善、希望社會向上提升,在佛教經典《普門品》中也有提到「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由此可知,藉由符咒、神通的方式來恐嚇、傷害別人,不但是錯誤的行為,也會得到不好的因果,害人者本身也必須背負果報。正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冤家宜解不宜結,很多事情只要從另一種角度來看,自然也就能化解紛爭、海闊天空了。
違背社會道德良知 不智
天師派第六十三代傳人張智雄:正統道教是用符咒來趨吉避凶,絕不會用來惡意加害他人或是謀財害命;這些想要藉由符咒來影響或詛咒別人的不良行為,不僅是旁門左道,也不會是正統道教所為。從正統道教的觀點來看,一個人只要「行得正、坐得直」就不會受到邪魔外道的侵犯或危害。同樣的道理,一個人若想要藉由非正信宗教的力量來加害他人,當事者也會因此受到不好的影響或報應,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每個人都不應該存有想假借法術或神秘力量來恐嚇危害別人的想法,不但錯誤的觀念,也違背社會應有的道德良知。
正派神職人員運用的信物
中華道教總會理事長張檉:在正統道教中,「符」是用來和神明溝通的「信物」或溝通工具,只有神職人員才能運用,而且必須用在好的與對的地方。因此如果是一般人私下用在非正當的用途上,不但是不對也是不好的行為。宗教的真諦是希望藉由信仰來幫助大家體會人生道理與生命意義,凡事應該是「反求諸己」,而不是藉由宗教來向神明祈求功名利祿。因此想要藉由符咒來加害他人,不但混淆了宗教的意義與精神,也有損於一個人的良知。
假借宗教之名扭曲宗教
中華佛教護僧協會理事長傳孝法師:台灣因為多元文化的發展,宗教文化傳播相當興盛,無論是佛教、道教還是天主教、基督教都有虔誠的信徒與蓬勃的宗教活動。然而,儘管這些宗教的傳播方式都不一樣,但本質與精神卻是殊途同歸,都是希望藉此激發社會人心的真、善、美。因此如果有人想假借宗教之名行危害他人之實,不但是不好的想法,也扭曲了宗教的真諦。我相信,無論是哪個宗教都不會希望有人存有害人之心,更不樂見有人因此而受害。因此站在佛教的立場,我要鄭重呼籲社會大眾應該發揚宗教信仰的正向精神,而不是利用宗教來行外道、走歪路,如此一來不但影響社會良善風氣,對自己本身來說更是一點好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