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發會昨天公布5月景氣燈號,連續3個月亮出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但領先指標與同時指標都持續下跌,其中同時指標連4跌,且跌幅擴大,顯示景氣擴張力道趨緩。國發會官員表示,全球都下修經濟成長率,隨著外貿需求疲弱,台灣出口變數及挑戰比較大。
全球面臨經濟衰退風險衝擊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連帶拖累經濟成長率。國泰金控昨天舉行第二季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發表會,國泰金團隊表示,今年第一季以來,戰爭與疫情的不確定性仍高,且各國央行已改採緊縮貨幣政策,國內外需求將受影響,因此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從原本的3.7%下修為3.4%。國泰金的預測不僅低於主計總處和中央銀行預測的3.91%、3.75%,也是目前國內民間機構預測值最低。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目前生產及外銷雖仍暢旺,但國際情勢出現諸多變數,全球經濟狀況下修,美國、中國大陸經濟也都下修,美國、歐元區及大陸領先指標也下滑,顯示外在挑戰非常多,包括通膨、俄烏戰爭,使得外需疲弱,對台灣外銷及出口形成很大挑戰。
吳明蕙指出,半導體及綠能投資持續進行,加上疫情回穩後,國內經濟活動慢慢回穩,消費面可望較有支撐,未來幾個月這部分有內需支撐,對7、8月維持綠燈有一定信心。
儘管官員對景氣前景維持正面看法,但和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昨天發布的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結果出現不小落差。調查總數為64.14點,較5月下降3.67點,不但連5降,指數更創12年7個月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