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遇到新的題型或科學推理題時,要仔細閱讀題幹內容,尋找關鍵字和線索。圖/unsplash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111年分科測驗是108課綱的首屆考試,也是今年升大學的最後管道。李鋒文教升大學化學老師周俞表示,同學們必須加強閱讀能力、科學素養能力;與以往相似的是,實驗一樣重要,各章節的重點並不會因為課綱改變、順序調整而不同。尤其科目相關的名詞、定義、定律、公式等,請務必都要熟悉。
周俞說明,有機化學反應從命名與異構物、烯炔類的性質與加成反應、芳香烴的取代反應,到1、2級醇的氧化、婓林試劑等有機化學反應等,都是長年來的重點。雖然不好念,但花點時間熟讀,肯定對分數大有助益。
無機化學與金屬錯合物,是年年必出至少一題的重點。從中心金屬離子,到配位基、配位數的判斷,都是熱門考點;各類物質的基本特性,如從膠態溶液的特性、有機物分類延伸到異構物的特性比較等;甚至在不同的官能基表現出物質的物性、化性,配合溶液中的滲透壓、熔沸點計算等,也是常常出現的重點。
化學平衡與酸鹼鹽,從中和、滴定的判斷或計算、緩衝溶液結合生物題型、鹽類呈現酸鹼性的水解判定,甚至也連結難溶性鹽類的溶度積常數運算;電化學從基本的氧化還原反應的物質判斷、氧化數概念,延伸到電化電池、電解與電鍍等。
氣體的計算需關注在排水集氣法的實驗題型及基本運算,不用花費時間準備複雜的運算。PV=nRT的考試方向也多是實驗題型,搭配單位轉換、蒸氣壓。
由今年學測的活潑程度看來,恐怕分科測驗大玩跨領域的實驗題組可能性也大增,甚至結合新冠病毒相關議題,例如:疫苗、手部消毒試劑選擇、清潔劑等,估計是熱門時事首選。以上這些部分,同學們若是都能掌握,成績達前標已是十拿九穩。
周俞強調,過往指考常見出現的考法及趨勢,著重在重要時事與科技新知,這些議題全都是圍繞著高中化學。所以即便對該議題較為陌生,仍憑著高中所學,冷靜分析出答案;另外,歷屆考古題盡可能做至少近十年,甚至今年的學測考題也可能暗示考題方向。
由於化學科圍繞在物質的鑑定與判斷題型提及物質特性,結合沉澱、反應、顏色的相關題型層出不窮。提醒同學,熟記沉澱表、沉澱及離子顏色、常見物質的特性。例如硫酸銅粉末遇水變色、氫氣燃燒的獨特報鳴聲、紫色碘遇澱粉液呈藍黑色等務必了解,並將出版社提供的實驗手冊熟讀,會是最佳選擇。
周俞也提醒同學,因為暑期炎熱及疫情影響下,在家仍保持輕度運動流汗的運動,適時保持應考體力。狀態良好也才能腦筋清晰應答。飲食健康、每天多喝水保持代謝。千萬不要熬夜讀書,並且建議可以按照考試的科目順序決定複習科目,在一樣的時間讀一樣的領域,使生理時鐘習慣應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