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杜建重
【本報台北訊】經濟部今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據聞傾向僅漲用電大戶。身為用電大戶的台北捷運公司今早緊急開記者會表示,北捷26年來沒調漲票價,台電卻調高20%電價,除了提出3大訴求外,也呼籲中央審慎評估,至於是否會因電價調整而漲票價?北捷表示,還沒到這個階段。
北捷總經理黃清信說明,北捷在疫情前每日運載量最高可達216萬,但受到疫情大幅影響,運載量節節衰退,比較近4年6月的運載量,2019年每日運載量可達209萬人次、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驟減至183萬人次、2021年甚至僅剩43.7萬人次,2022年因疫情趨緩、人潮回流,截至6月26日有146萬人次。
統計北捷近3年電費及使用分析,2019年電費支出為19.2億元、2020年20.6億元(包含環狀線電費1.2億元)、2021年19.4億元(包含環狀線電費1.1億元);分析北捷主要系統用電比例,其中軌道用電(電聯車)占36.2%,約7.04億、車站用電(如空調、電扶梯)占34.9%,約6.79億元。
黃清信表示,初步估算電力占北捷整體營運成本10%,占比非常大,北捷過去也在車輛班距、動力使用、扶梯速度、空調溫度及運轉時間等推動節能措施,甚至有民眾反映空調不夠冷、電扶梯沒在動、燈光昏暗等,都是因為節流節電,盼大家共體時艱。
針對此次召開記者會的3大訴求,黃清信表示,第1,感謝台北市政府過去2年對於北捷的紓困及支持,北捷也比較北市府,針對合作廠商持續給予紓困及支持,疫情嚴峻之下,也懇請北市府今年繼續辦理紓困作業。
第2,希望主管機關可以通盤考量整體國家電價的定價策略,共同支持工運運輸軌道,不要貿然調漲電價,增加企業成本;第3,疫情期間,政府持續推動紓困及振興措施,建議針對北捷等公共事業用電大戶,給予額外折扣,協助企業度過難關。
若電價真的上漲,北捷是否會調漲票價及相關調漲計算公式?黃清信回應,電價是北捷重要成本,等電價調漲方案出來後才會有票價估價的計算方式,目前還沒到這個階段,還在推動開源節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