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五個慈善組織將醫療物資,移交給斯里蘭卡駐馬最高專員蘇曼卡拉空軍元帥(右三)。
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人間社記者妙岳吉隆坡報導】鑒於斯里蘭卡人民面臨糧食、藥品、燃料和電力缺乏的困境,馬來西亞五個慈善組織星洲日報基金會、馬來西亞佛光山、國際佛光會、祝福文化基金會及馬來西亞慈惠,將價值二十五萬令吉(約新台幣一百六十九萬元)的醫療物資運送到斯里蘭卡,向當地人民提供及時的人道救援。
「支援斯里蘭卡行動」主要目標是籌款採購藥品,五個組織把所籌募的資金,全用於購買目前斯里蘭卡醫院最缺乏的外科手術用品,並於十四日把這批外科手術用品,移交給斯里蘭卡駐馬來西亞最高專員蘇曼卡拉空軍元帥,斯里蘭卡航空公司將免費把這批救濟品,運送往首都科倫坡 。
麻醉劑嚴重不足
威脅人民
佛光山新馬印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表示,斯里蘭卡經歷百年難得一遇的困難,應該不分宗教和國界,幫助有難的人民。曾經到訪斯里蘭卡的法師指出,當地人民非常淳樸、善良,他們對法師的敬愛,也使他深受感動,「全世界無論什麼宗教,就如星洲日報秉持『情在人間』的理念,該幫忙、關愛的事情,我們都應該盡一分力量,沒有國界之分」。
蘇曼卡拉空軍元帥代表斯里蘭卡人民,感謝這五個慈善組織,以及大馬人民對該支援行動所做出的貢獻。他指出,斯里蘭卡目前正在面對經濟困難、基本物品和藥品短缺的困境,「在傳達困境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這幾個團體,他們之前一直在幫助斯里蘭卡,在這方面做很多支援工作,例如向斯里蘭卡運送藥品」。
他表示,運送物資到斯國並不簡單,所幸在星洲基金會領導的協調下,獲得斯里蘭卡的批准,成功將這些醫療物資運抵斯里蘭卡,「這些醫療物資將通過斯里蘭卡衛生部,負責分發到當地醫療機構」。
斯里蘭卡醫藥學會揭露,斯國的救命藥物瀕臨耗盡,全國各地醫院已不再有進口的醫療資源、藥品可用,國家經濟危機威脅民眾的生命,更甚於新冠疫情,醫院三月起已因麻醉劑數量嚴重不足,暫停例行手術,緊急手術也很快無法再做。
籌措第3批物資
援助弱勢
星洲日報基金會副主席蕭依釗表示,應該秉持「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站在人道主義立場, 向斯里蘭卡平民伸出援手,「今天斯里蘭卡平民受苦,是因為斯國政治腐敗、外債高築、經濟崩潰。許多人擔心,有一天,大馬也可能面臨斯國情況 」。
蕭依釗說,這五個慈善組織早在四月就發起「支援斯里蘭卡行動」,以「救人不能等」的立場,把二噸四千包嬰兒奶粉送至哥倫坡,交由國際佛光山斯里蘭卡分會及南傳佛教僧團,分發給育有幼兒的貧困家庭。
上個月的救援物資行動,由馬航貨運無償分三批空運送到斯里蘭卡,如今該國缺糧的情況加劇,因此五個組織繼續籌措資金,期望能送第三批救濟品,來幫助陷於困境的弱勢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