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沛蓁
文/涼兒(惠茹)
素花多蒙別豔欺,
此花真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覺?
月曉風清欲墮時。
炎熱的夏天來了!各位小朋友們,提到夏天,你會想到什麼花呢?相信你一定會想到茉莉花、梔子花、百合花、蓮花……沒錯,這些花能讓夏天增色不少!夏天是色彩繽紛的季節,有花的點綴,讓這個季節更具特色!
宋代理學家周敦頤曾在〈愛蓮說〉寫道:「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寫出了蓮花長於汙泥卻能纖塵不染,潔身自愛而不染塵土,更說它「可遠觀而不可褻玩」,道出蓮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不媚於世。此外,他也對蓮花做了介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由外而內的描寫出蓮花的特點,讚揚蓮花之情溢於言表。然而,陸龜蒙〈白蓮〉這首詩不同,雖然以「白蓮」為題,卻不著重在外觀的描寫,而是抓住白蓮的顏色特質,闡述個人看法,自抒其意。
本詩第一句「素花多蒙別豔欺」,素雅的花多被豔麗的花欺侮,詩中以一個「欺」字,暗指人事傾軋,較不擅長表現自己的人易遭排擠。在古時候的官場上,不擅於表達自己的長處易遭輕視,反而是那些華而不實的人得到較多的好處,這一句指出了當時不合理的政治情況。
第二句「此花真合在瑤池」,指素雅的花常遭受欺凌,應生長在瑤池才對。「瑤池」是傳說中的仙境,相傳為西王母所居。為何詩人會說白蓮應生長在瑤池?因為白蓮出塵不染,宜生長在意境清幽的環境中,故「瑤池」象徵理想無染雜的環境。
第三句「無情有恨何人覺」,此句道出了封建制度下不平等的待遇。優秀的人才被埋沒,有才能的人遭到輕忽、排擠。這一句,是詩人為這些人才發出的不平之鳴。
第四句「月曉風清欲墮時」,承接第三句,白蓮花瓣將要凋落,在月兒明亮、風朗氣清的夜晚。這樣的描寫,暗指詩人與白蓮一樣,將在無人知曉時墜落。
本詩善用象徵手法,議論與描寫結合恰到好處,言語雖淺白,卻能在意境上讓人聯想到更深層的意義。
陸龜蒙藉著描寫「白蓮」,抒發自己內心的憤慨之情,這樣的創作技巧,是不是很值得我們學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