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隨時注意轄區遊民
人安、創世基金會公關社資部組長吳婉蘭:遊民居無定所、三餐不繼,很容易被不肖份子利用,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輔導就業著手。人安基金會做過調查,六成六的遊民過去是有工作的,甚至是公司大老闆,並非沒有能力,且有高比率的遊民都願意再投入職場。近年基金會協助輔導就業,若無一技之長者,可輔導從事清潔、派報等簡單易上手的工作,很多人因而重新出發。此外,遊民居無定所,很難落實追蹤,建議管區警察隨時提高警覺,了解區內遊民狀況,注意是否有可疑人士常與遊民接近。而遊民若有需求可以向人安基金會聯絡 (電話:○二-二八三六一六○○),人安基金會提供暫時安置、食物、防寒衣物、急難救助等。(陳瑞娟)
多管齊下解決遊民問題
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黃清高:遊民形成問題的因素很多,最主要是家庭系統崩解與就業機會不均,很多人因為不被自己的家庭所接納又找不到工作而被迫流落街頭、成為遊民。為了輔導遊民自立、回到社會常軌,台北市社會局除了定期訪視遊民、設置兩處「中途之家」提供安置服務外,也結合民間資源,提供遊民就醫補助與工作機會協尋,並推動「遊民工作暨生活重建方案」、推廣遊民新生活運動等,提高遊民的自立意願。社會局希望藉由多元化方案的推動,讓遊民問題獲得改善。
不要讓社會弱勢更弱勢
天主教聖母聖心會平安居主任歐紀華:看到不肖份子利用遊民謀財害命,真的讓人覺得痛心。遊民和一般社會大眾相同,也有人權,不能因為他們是弱勢族群就萌生歹念惡意利用。投入遊民輔導服務多年來,我始終認為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民間單位,最重要的任務是如何幫助遊民擺脫遊民身分,而不是讓他們一直遊走於社會邊緣、居無定所。這也是為什麼天主教聖心會在民國八十一年成立「平安居」,專門為老弱殘疾、無家可歸的遊民,提供暫時性庇護的中途之家,及就業輔導及疾病醫療服務等,成立迄今已經輔導過三千多人次的遊民朋友,主要目的無非都是希望「不要讓社會的弱勢更弱勢」。(羅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