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變暖 3 ℃ 19 %古文明將消失 |2022.04.26 語音朗讀 17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今年國際古蹟遺址日探討氣候變遷影響世界遺產。圖為4月18日拍攝的莫高窟窟區,窟群全長超過1600公尺。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希臘雅典衛城深受酸雨之害;日本鹿兒島的世界文化遺產寺山炭窯遺址被洪水沖毀;義大利威尼斯更是飽受水患。據相關數據顯示,如果全球變暖3℃,19%的世界文化遺產可能會因為洪水而消失。如若放任,這樣的惡「果」,或許為期不遠。今年4月18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通過的國際古蹟遺址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Monuments and Sites),今年的主題是「遺產與氣候」,點出文化遺產與氣候變化的關係:傳承文明,既要尊重歷史,也要敬畏自然;同時也呼籲各國進一步構建可持續性的遺產保護行動。 無論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都是在穩定的氣候條件下產生或由人類創造。作為旅遊景觀,能吸引大量海內外遊客,對各國經濟發展起重要的觀光效益;作為文化傳承,往往是一個地區、一個時代文化集大成者,像是中國大陸的長城、故宮、埃及的金字塔、義大利的威尼斯水城。被沙漠戈壁環繞的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全貌。圖/新華社然而,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不斷增多,世界各地許多遺產資源受到重大威脅。例如:澳洲大堡礁的海洋生物、生態系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規模衰退,2021年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曾建議將澳洲大堡礁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儘管最後推遲到第45屆世界遺產大會再審議,但該遺產地遭受巨大損害的事實成為共識。在中國大陸,氣候變化對世界遺產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中國大陸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坦承,2021年,河南、山西等地強降雨對古遺址、古建築、歷史城鎮帶來很大破壞,甚至有「中國旱極」之稱的敦煌,也出現極為罕見的冰雹雨現象,「如何妥善應對,我們尚缺少經驗可以參考」。3月24日~25日,世遺敦煌莫高窟迎來一場春雪,景色如畫。 圖/新華社造成氣候變化的原因有很多,但目前最大因素則是各種人類活動帶來的影響。當人類無節制開發熱帶雨林、向江河湖海排洩工業廢水,種種行徑已埋下氣候變化的「因」。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氣候變化下的世界遺產與旅遊業」報告稱,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氣候變化,已成為威脅世界遺產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前一篇文章 2022開紅盤 土耳其世界杯 中華男團射金 下一篇文章 20年來首位 得票率 58% 馬克宏連任法總統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當戰傷遇見球衣 轉化自信希望迷你圖書館 在公園與書本相遇世界大賽道奇2連霸 21世紀首見習李會加強中韓戰略溝通 促北韓重返對話APEC慶州宣言 聚焦AI、人口挑戰習近平見高市早苗 籲日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