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永續」國際氣候線上論壇,今晚7時30分在YouTube直播。圖/綠色公益提供
【記者羅智華綜合報導】4月22日為年度世界地球日,今年主題為「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為呼籲全球民眾挺身而出推動環保,地球日總部(Earth Day Network)提出多吃蔬果、計算食物碳足跡、減塑、植樹、了解環保議題等52項綠色行動方案,號召大眾一同攜手愛地球。
地球唯一家園 落實環保與心保
世界地球日「地球是唯一家園」的理念,亦和佛光山長年來提倡的環保與心保理念一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曾說:「佛教是具有環保意識的宗教。」佛教認為環境保育的首要之務,就是愛地球,讓地球成為世代子孫安身立命的美好家園。
佛光山在世界地球日響應行動中亦沒有缺席,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綠色公益基金會今晚7時30分舉辦「森林永續」國際氣候線上論壇,國際佛光會總會長心保和尚、綠色公益基金會董事長慧開法師與會致詞。
論壇邀請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全球智能製造與新興產業開發院發言人譚志強、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中心劉哲良博士、世界氣候基金會創辦人Jens Nielson等專家學者發表觀點、交流,全程透過YouTube網路平台直播,歡迎海內外民眾共襄參與,一同改變地球的未來。
由星雲大師創立的佛光山佛光大學、南華大學,自成立以來,就以低碳校園為目標,除致力打造綠樹環抱的盎然環境,更擁有「森林大學」美譽。
佛大不只是全國植樹最多的高等學府之一,亦榮獲「宜蘭縣環境教育獎」、新版國際認證「ISO 50001:2018」能源管理系統證書等眾多獎項肯定。六度蟬聯「世界綠色大學前百大學校」國際殊榮的南華大學,更希望於2028年達成打造全台第一個碳中和大學、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的辦學目標。
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呼籲全球實踐環保行動。圖/123RF
環保蔬食生活 營造健康身心靈
向來重視大眾身心健康與環保課題的《人間福報》,特別結合產、官、學界之力,於今年5月6至9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辦「國際蔬食文化節──蔬福生活」,透過環保蔬食生活的推廣,幫助民眾藉由身體力行方式實踐地球日理念,讓蔬食不僅「利己」,更能「益人」,也是「投資我們的星球」的一種方式。
除了宗教團體與媒體的推動,也有地方政府積極響應世界地球日、推出相關活動。
嘉義市政府環保局16日舉辦「2022地球日響應2050淨零排放簽署氣候緊急宣言」活動,市長黃敏惠在環保團體見證下,簽署嘉義市氣候緊急宣言,宣布設置氣候基金,並以2030年溫室氣體總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45%為目標,努力打造永續、低碳城市。
世界地球日源起於美國校園,從1990年4月起正式成為國際倡議的環境保護宣導行動,推行迄今已邁入52周年,隨著近年因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劇烈,各國面臨熱浪、豪雨、乾旱等極端氣候問題接二連三發生,更讓環境保育成為刻不容緩的關注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