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迷信神通 害了自己

記者曹銘宗 |2008.03.16
1978觀看次
字級

有位居士告訴佛陀,如果找一位弟子在大眾面前展現神通,一定可以吸引更多信徒。佛陀說:「我從來不教我的弟子展現神通,我只教他們遠離塵囂,靜思佛法。」……

台灣教育普及、民主開放,人民擁有宗教自由,但常有人藉宗教詐財騙色,受害人不計其數。

今年一月,法院開庭審理一件「和尚涉嫌性侵案」。39歲法號釋觀慧的姚姓男子,被指控誘騙一名女子到住處加以性侵,後來還將該女子囚禁在貨車內,長達一個多月,逼得她把電鍋當作馬桶用。姚姓男子被捕後,檢方依妨害性自主及妨害自由罪嫌起訴。

法官在審理此案時,當庭大罵姚姓男子:「出家人怎麼可以做這種事!」

根據媒體報導,姚姓男子剃光頭、穿袈裟在書店購買佛教出版品時,認識了20多歲、篤信佛教的被害女子;被害女子認為姚姓男子是出家人才產生信任,想不到卻因此受害。

假借作法詐財騙色判刑20年

去年,有一位自稱精通密宗的江姓男子,被控利用被害女子感情受創無助時,假借作法詐財騙色,警方調查共有四名女子遭到性侵,總共11人被騙取金額超過一千萬元,法院依妨害性自主、常業詐欺等罪,加重判刑20年。

根據媒體報導,這幾年江姓男子在台北市開設佛堂,並在報上刊登廣告,自稱尼泊爾密宗大師,擁有法術可以幫助超度嬰靈、挽回感情、沖開外遇、超拔冤親等,結果有多人被騙受害。

去年,還有一位自稱精通算命、法術的林姓男子,誘騙一位想要改運的女碩士生,帶她到汽車旅館擺七星陣作法,結果不但性侵她,還搶走她身上的錢,最後被警方依妨害性自主、強盜、詐欺等罪嫌移送偵辦。

假藉擺陣作法欺負弱女子

根據媒體報導,林姓男子把被害女子騙到旅館房間後,開始擺陣、作法,先要求女子喝下六杯紅酒,然後騙說為了要製造用來潑灑家裡可以消災解厄的「陰陽水」,將由女子和他本人先後到浴盆泡水,再趁女子入浴時,因酒力發作、全身無力而予以性侵。

這些年來,台灣社會走向多元,媒體更加發達,很多宗教界人士都出來講道、說法、著書,並利用各種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來弘法、傳教。

以佛教來說,各種不同宗派的道場、法師、居士,不管知名度的高或低,都各自在講經、弘法、做慈善事業,有時因對某些佛法的見解不同,在說法和作法上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對放生、開發、博奕等議題,在觀點和關注上就有差異。

弘揚正法 也要揭舉不法

此外,有些人把佛教結合民間信仰、算命等,還有自稱藏傳佛教仁波切去當歌星的「時尚活佛」,以及自稱「禪師」、「師父」但又不是佛教的出家人,這些在正統佛教界人士看來,都成了「佛門異象」。

有人站在正信佛教的立場,主張一方面弘揚正法,一方面也要揭舉「不法」,以免信眾遭到欺騙或誤導。但另一方面,佛教並不只以外在來評斷一個人,因為一個人的言行有時可能是「菩薩的示現」。而且,就算有人做了壞事或不如法的事,對這些因為無明而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也不知道將承受什麼因果的人,菩薩不捨任何眾生,也都以慈悲心對待。

但不管如何,佛教講求正法的原則和標準,都可以用來衡量或檢驗任何涉及佛教的人物及其言行。例如,是不是發了菩提心?是不是符合慈悲和智慧?是不是具備無我和空性?就以仁波切當歌星曾引起的爭議事件來說,我們或許不必追究此人的身分是不是真的仁波切,但可以從這個人的言行來看他是不是真的在做仁波切弘法利生的事。 

其實,從佛陀一生的行事,就可以看到正信、正法的準則,讓人有所依循。

神通是修行的障礙

很多藉佛教詐財騙色的社會事件,都與被害人迷信加害人有「神通」所致。雖然佛教修行者在禪定境界中自然可以得到超越平時的所謂神通力,但佛陀並不鼓勵弟子執著在神通上,他也拒絕利用神通來弘法。不但如此,佛陀還常斥責自恃有神通力的弟子,因為神通不但無助於了脫生死,反而成了修行的障礙。

曾有一位居士告訴佛陀,如果佛陀找一位弟子在大眾面前展現神通,一定可以吸引更多信徒。但佛陀說:「我從來不教我的弟子展現神通,我只教他們遠離塵囂,靜思佛法。」

以戒為師 依法不依人

佛陀並告誡這位居士,應該引導民眾去正確認識佛法,才能讓民眾對佛法產生信心,進而願意學習、修行,以達到最後的解脫。

此外,很多民眾因為太過相信和依賴「法師」,以致受到不肖者的欺騙。其實,佛陀將要涅槃時,眾弟子擔心以後將無所依靠,佛陀就告訴他們要「以戒為師」、「依法不依人」。所以,民眾應該檢驗自己跟隨的人是不是真的修行者?有沒有遵守佛教的戒律?並且要依循佛法多於相信特定的法師。

佛陀在涅槃的前一刻,有一位老人須跋陀羅來問道,佛陀就接受他成為最後的弟子。須跋陀羅問:世界上所有的修行者、宗教師都說自己最有智慧、自己的修行才是解脫之道,別人信仰的都是邪門歪道,我們應該怎麼判斷呢?

佛陀說,真正的修行者應該探究人生、宇宙的真理,了解無常、無我的本質,並且修持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八正道」,以消除煩惱和痛苦。

因此,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正確認識宗教,並了解宗教信仰在生命中的意義,就有助於辨明正信與正法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