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症「居家照護指引」出爐 同住未確診者須居家隔離 |2022.04.08 語音朗讀 23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啟動輕症居家照顧管理,輕症居家照護對象是,確診者健康條件須符合年齡小於65歲的無症狀或輕症,且無懷孕或洗腎。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新冠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啟動輕症居家照顧管理,今(8)日正式公布「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指引」。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為持續推動「新台灣模式」,達到「正常生活、積極防疫、穩健開放」的目標,將針對確診者進行「重症清零,輕症有效控管」策略。首先,輕症居家照護對象是,確診者健康條件須符合年齡小於65歲的無症狀或輕症,且無懷孕或洗腎。同住未確診者年齡小於65歲,且無懷孕或洗腎。除因必要的照護或被照護需求,確診者不得與65歲以上、懷孕或洗腎之未確診者同戶隔離。其次,居家環境條件為境外移入個案符合1人1戶條件,在宅檢疫期間或期滿前確診者,繼續在宅隔離(同住有多名確診者或有必要的照護或被照護需求時,得多人1戶,餘同戶內不得有未確診者)。或是完成居家檢疫返家後確診者,得適用本土個案的居家環境條件。其餘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原則不適用居家照護。本土個案方面,符合1人1室(單獨房間含衛浴)為原則,同為確診者得多人1室。每次浴廁使用後均適當清消,可於無獨立衛浴房間隔離。解隔後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或是同住未確診者,於同戶其他房間居家隔離,同戶隔離的未確診者原則不超過4人。隔離至同戶最後確診個案的確診日後10天,隔離期間原則第5、10天(如有新增確診個案則改為每3天)進行家用快篩。解隔後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3、7天進行家用快篩。圖/指揮中心第三、居家照護個案管理模式,一旦隔離啟動,符合上述條件確診者,由地方政府開立電子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通知個案在家隔離,並以電子圍籬進行管制,輔以雙向簡訊進行追蹤關懷。若在隔離期間,地方政府整合各單位成立「COVID-19個案關懷服務中心」進行評估關懷及發送快篩試劑,必要時提供血氧機或安排遠距醫療、後送就醫等事宜。確診個案於隔離期間請參照「COVID-19確診個案注意事項」(內容持續修訂中),特別注意,要填寫「COVID-19確診個案自填版疫調單」,自主回報症狀、風險因子、密切接觸者;並聯繫密切接觸者,請其自我篩檢、自我健康監測10天。務必觀察自身症狀變化,若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立即撥打119、衛生局或1922。有其他症狀或醫療諮詢需求,請以手機APP或電話專線聯繫遠距醫療或居家照護醫療團隊評估。同住的未確診者,請另參照「COVID-19接觸者注意事項」及「我該如何照顧家中的COVID-19確診病患」(內容持續修訂中),特別注意注意自身健康狀況,監測是否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相關症狀。在家中請單獨一人一室,儘量和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不要離開房間。如需共用衛浴設備,請於浴廁備妥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於確診者及同住者每次使用後進行消毒。家中共用空間儘量對戶外開窗確保空氣流通。每天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潔所有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圖/指揮中心確診病患若離開個人房間使用浴廁須戴口罩。同住者因必要之照顧需求須進入確診者房間或接觸確診者時,雙方均須戴口罩,並於照顧確診者前後均需執行手部衛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酒精)。最後,解隔條件確診者同時符合以下兩項條件,得解除隔離,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有症狀者,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距發病日或採檢日第10天以上之家用快篩陰性,或前述快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值30。同住之未確診者距同戶最後確診個案之確診日滿10天,且所有同戶隔離者(含尚未解隔之確診者)快篩均陰性時,同戶隔離之未確診者全數解除隔離,並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3、7天進行家用快篩。前述快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30者,視為陰性符合解隔條件。圖/指揮中心 前一篇文章 輕症居家隔離要注意 有「4症狀」盡速就醫 下一篇文章 總統家人確診 蔡英文隔離至14日、取消公開行程 熱門新聞 01中秋草地音樂會 祈願世界和平2025.10.0702拚日能源自給自足 高市力挺核能2025.10.07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 6-52025.10.0704西藏珠峰突降暴雪 傳近千人受困2025.10.0705曼城佛光山贈圖典 愛丁堡大學典藏2025.10.0706新馬寺佛光普照 大馬民眾慶中秋2025.10.0707秋節送暖 佛光人進光復祝福2025.10.0908光復鄉重災區4校 今全面復課2025.10.0709川普警告哈瑪斯 堅持掌權將被消滅2025.10.0710【詩】 秋水渡2025.10.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藍黨魁選舉北部政見會 鄭:2026翻轉南台灣 郝:南部拿下一都新新併後 T17、18可解約? 法務局:新壽繼受地上權 須北市同意賴總統:加速打造台灣之盾 總統國慶談話 聚焦6大關鍵力國防院台北安全對話 充斥信川論李洋備詢首秀 卓揆幫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