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二十六日發布調查報告指出,到今年底為止,全世界一半人口將住在城市,達三十四億,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居住在城市的人口超過農村人口;至二○五○年,預期全球城市人口將倍增到六十四億人。
超級大都市 亞洲占十九個
聯合國經濟社會事務部人口司的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城市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勻,城市化水準因地區差別很大。十九個超級大都市人口都超過一千萬,亞洲占十一個,四個在拉丁美洲,北美二個,非洲及歐洲各有一個。
排名第一的是日本東京,人口三千六百萬;其次是美國紐約、墨西哥墨西哥市、印度孟買、巴西聖保羅,各一千九百萬;其他十四大城依次是印度新德里及加爾各答、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印尼雅加達、中國上海、孟加拉達卡、美國洛杉磯、巴基斯坦喀拉蚩、巴西里約熱內盧、日本大阪-神戶、埃及開羅、中國北京、菲律賓馬尼拉和俄羅斯莫斯科。
二○五○年 城市人口倍增
這是聯合國首次預測遠至二○五○年的全球城市人口。這項報告以出生率持續下降做預測,如果生育率維持當前水平,世界人口至二○五年將達八十億,全球千萬城市將增加到二十七個,亞洲五個,非洲二個,歐洲再加一個。
報告指出,由於亞洲人口總數高,亞洲的城市人口,目前占世界城市人口將近一半,未來四十年,非洲及亞洲的城市人口還將顯著增加,非洲可能翻三倍,亞洲可望增長兩倍。
報告說,城市人口增長主力為發展中國家,到二○五○年,亞洲城市人口將再多十八億人,占世界城市人口五成四;非洲上升九億人,占一成九;拉美及加勒比海將增加二億人。
城市化程度 歐美高亞非低
目前,歐洲、北美等發達地區城市化程度較高,二○○七年都市化程度達到七成四;中南美和加勒比地區城市化程度七成八;但亞洲、非洲農村人口比例較高,占總人口六成,城市化相對較低。
其中,中國與印度是全球農業人口比率最高的國家,中國只有四成二居民住在都市,印度的都市人口比率更只有二成九。亞洲與非洲依舊是全球都市化程度最低的地區。
報告顯示,今後四十年,全球各城市須吸收巨額來自鄉村人口,很多鄉村也將變成城市中心。不過,大多數人口增長發生在不到五十萬人的小城市。儘管如此,非洲及亞洲依舊是全球都市化程度最低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