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創校超過半世紀的苗栗私立育民工家,在少子化影響下,學生數剩不到兩百人,教育部已核定該校將於二○二二學年停招。據統計,近四年全國已有超過十所高中職申請停招、停辦,教育界悲觀預估,偏鄉私立高職恐在四年內接連退場,呼籲教育部應將資訊公開透明,別讓國中生誤踩地雷。
一九六九年創辦的育民工家,地緣位置佳,全盛時期學生數高達上千人,近年還與縣內國中合作技藝課程,校棒隊去年還打入全國高中棒球聯賽木棒組十六強,不過受到少子化影響,學生僅剩一百九十七人。
苗栗縣政府教育處證實,已收到教育部公文告知,會將停招訊息函轉各校。不過育民工家校內人士則相當低調,僅強調學校非常重視師生權益,連假後會統一向外說明。
預估4年內 偏鄉高職恐全滅
實際上,全國近四年來,已有九所高中職宣布停招,除了台北立人高中、中興高中,另還有新北中華中學、苗栗龍德家商、嘉義協志工商、高雄高鳳工家、台南鳳和中學、嘉義弘德工商、屏東華洲工家等,教育部已核定六校停辦,至今也無學校向主管機關提出改制、改辦的規畫。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分析,少子化自二○一三年起衝擊私中,偏鄉高職更是重災區,目前政府似乎有意放任私中倒閉,預估二○二六年前,偏鄉私立高職大都要停招停辦,恐嚴重傷害偏鄉技職人才培育。
教育部近年向高中生倡議,選大學要查閱公開資料,包含師生比、開課概況、財務資訊,以確保學校體質穩健,要學生選一所不會倒的大學。但國中生今年五月就要面臨升學,一名國二家長質疑,私立高中職缺乏公開資訊平台,資料還東缺西漏,國教署相當失職。
縣市發錢催生 挨批淪競賽
少子化衝擊下,為鼓勵生育,各縣市紛紛祭出獎勵。彰化縣生育津貼每胎補助三萬元,與桃園市相當,超越其他五都;台中市今年起也加碼到二萬元。彰、投各鄉鎮公所紛加碼,草屯鎮最高一胎補助四萬元,員林市規畫調高到三萬六千元。
然而,各界批評,發錢催生淪為「遷戶籍比賽」,尤其今年底要選舉,生育津貼只能加不能砍已成地方共識。不過,年輕人普遍認為,發錢獎勵生育「畫錯重點」。陳姓粉領族說,現在薪水低加薪難,物價狂漲,房價節節攀升買不起,這是整體結構問題,單靠一次性的津貼催生,就算生第二胎給十萬元,「我也不敢拚生二寶」。
明道大學助理教授江姮姬認為,獎勵效果最多三年,常集中在第一年,成效逐年遞減,畢竟養育、教育下一代是長達十至二十年的事,政府規畫好養育、教育長期配套措施更重要。
江姮姬強調,中央除獎勵生育,搭配完整的幼托政策,各縣市或鄉鎮與其競發生育津貼,不如打造宜居環境,尤其發展長久、穩定賺錢的在地產業,年輕人經濟穩定,才會想生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