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預計2020年前重返月球,中國、印度、南韓也紛紛宣佈探月計畫。我們可以想像:各國太空人登陸月球,可能拿出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測定阿爾卑斯山、高加索山、喀爾巴阡山、庇里牛斯山…的位置,以免迷路。
阿爾卑斯山、高加索山……?是的,你沒有看錯。
月亮上也有山脈、峽谷等地形,而且都有名稱。台北市天文館已完成設置「月球表面地形中文名稱」網站,將月亮正面較為顯著的地形,標示在月亮圖像上,總計15大類、1899處,包括中英文對照、月面經緯度座標、高度或長度大小、命名來由等。
依地球的山脈取名也是理所當然,就像幾百年前歐洲人移民美洲,常以家鄉為新居地命名,譬如來自英國約克(York)郡的人,住在「新的約克」就叫New York,紐約。新不列顛、新英格蘭、新倫敦、新罕布夏、紐澤西和紐奧良也是例子。後來為免麻煩,有些省掉「新」字,如新罕布希爾州有曼徹斯特;紐約州有安特衛普;肯塔基州的首府叫法蘭克福;康涅狄格州有格林威治;艾奧瓦州有滑鐵盧;美國還有好幾個牛津和劍橋。
月球上的阿爾卑斯山,在高加索山以北,與地球上的位置差異甚遠,只是名稱相同而已。
當然,月球地形名稱還有其他命名原則,如「坑、隕坑、火山口、環形山」之類,是取自有傑出卓越貢獻的已故科學家、學者、藝術家、發明家的名字,如「莫斯科海」周圍的環形山,是紀念已故的蘇聯太空人,「阿波羅環形山」是紀念已故的美國太空人。
台北市天文館的月球地形中文名稱,是依據國際天文學會訂定,網站包括:
‧月球正面常用、顯著地形圖與月相變化
‧月面地形名稱分類表
‧月面命名原則與數量統計表
‧月面地形名稱表、位置圖
‧月球正面顯著地形表、位置圖
‧常見月球正面地形表、位置圖
‧月面地形圖
(參考自美國航太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