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叮嚀做大慈大悲、謙卑、性格好的人 學員:學會好好做人
【人間社記者妙方大樹報導】換回花花綠綠的服裝,身上不再是樸素的禪修服,參加「二○○八年第十九期全國教師生命教育禪修研習營」的教師方才驚覺,五天的禪修活動已到尾聲,依依不捨之情流露臉上。
活動中,檀教師、法師等師資群的如珠妙語,不請之友的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法音宣流,「點燈祈福」法會的與佛接心,以及一窺佛光山奧秘的文化巡禮,點點滴滴的感動,豐盈之感在結營活動中湧現。(人間社記者莊美昭攝)
彰化和群國中退休老師說:「團體生活溫馨,講師親切幽默,法喜充滿,禪悅清涼。」更有教師於參觀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時,雀躍地表示:「參觀女眾學部是我長期以來的心願。如今得以一償宿願怎不令人欣喜!」
東勢鎮土牛國小教師溫珍菊表示:「第二度參加,覺得法師進步很多,講得很好、令我很受用!」有人在旁接口:「那是妳開智慧了,佛光山的法師一直以來都是這麼會說法的,是妳聽懂了!恭禧妳!」一語令本來無佛學概念的溫珍菊似有所悟。難怪嘉義茶山國小護理老師陳虹汝回應:「第一次參加研習營,讓我豐富了生命。」
這一期除了有堅強的師資群授課,一日更意外地看到星雲大師以不請之友的身分為教師講授「佛陀的教育」。星雲大師指出凡夫俗子於日常生活當中,以「神」為模範,來自我教育、規範,但深究之下,神只是人造的,都是人依自我的理想、自我的需要而塑造出來的。而佛陀是覺悟的人、教育家、老師,不依神權來控制信徒,而是通過思惟宇宙的問題之後,配合以十二分教為大眾說明因果、四聖諦、十二因緣、三法印等道理,並來教育徒眾。大師也回答教師所提出的「佛陀不是神,那為何我們要祈求祂?」等問題,告訴大眾
:「向佛陀祈願即是祈求自我健全、自助人助的自覺心,只要有菩提心、慈悲、忍耐、般若之發心,如我來台時空無所有,從沒想會發展成目前的弘法規模」,勉勵與會大眾做個大慈大悲、謙卑、性格好的人。來自梧棲的中正國小陳淑貞老師聞言,若有所悟地說:「回去後,要好好做人。」
結營座談會中,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說:「執著會造成罣礙、煩惱,而禪修就像使一潭泥水澄清的妙法,讓我們看得清水中的世界,這就是情緒疏導的重要之處。對待學生也是一樣,要用慈悲、尊敬、感恩、忍耐力來教導,有定力自能包容所有的人事物。」捧著結業證書,教師依依不捨地互道珍重,離開佛光山,心內裝著滿滿的智慧、收穫,更知道如何對待、教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