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面對嚴峻複雜的經濟情勢,中國大陸31個省市普遍下調2022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目標,以北京、天津5%最低,海南9%的目標最高。學者認為,「穩增長」仍是絕大多數省市今年頭號任務。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各省市公布2022年經濟成長目標,雖然多數較去年下調,但都在5%以上,平均在6%左右的水準。
其中,北京市、天津市去年經濟成長率為8.5%和6.6%,但2022年目標皆設在僅5%以上。除了天津市因春節前受疫情影響,甚至推遲了地方兩會召開時間外,北京市發改委解釋,設置為5%以上兼顧了需要與可能,與潛在增長率相銜接,也為疫情防控、結構調整和應對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性留出餘地。
北京市政府稱,此舉有利於引導預期、提振信心,引導各方面把精力集中到提高發展質量效益上來。
海南省去年經濟成長率達到11.2%,僅次於湖北的12.9%,今年GDP成長目標為9%。中新財經報導稱,大陸經濟目前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而海南省設定目標最高,是因坐擁自由貿易港建設紅利,同時,其2021年離島免稅銷售額突破人民幣600億元,今年目標為人民幣1000億元。
包含海南在內共有9個省分,將今年GDP成長目標設在7%及以上,高於外界預期。
傳統經濟大省廣東、江蘇、山東,2021年分別實現8%、8.6%、8.3%的成長率,但對2022年展望,均設定為5.5%左右或以上。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說,三省2020到2021年平均成長率為5.1%、6.1%、5.9%,目標設定相對謹慎,為經濟發展留有餘地。
《人民日報》報導,2021年大陸各省經濟持續恢復成長,普遍完成制定目標,GDP總值超過人民幣5兆元的,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和湖北7省,其中,廣東和江蘇總量均超過人民幣10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