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眾議院4日表決通過美國競爭法案。
圖/取自Nancy Pelosi推特
【本報台北訊】美國聯邦眾議院於美東時間4日審議通過「美國競爭法案」,斥資3500億美元多管齊下,推動美國半導體業,解決國內晶片短缺,強化對中競爭,因此納入了先前由不同議員所提出的多項友台條文。對此,我外交部昨天表示,感謝美國國會長期以來不斷透過立法等各項具體作為,積極推動深化台美關係,展現對台灣的強勁支持。
眾議院會4日表決,以222票同意、210票反對的結果,通過由眾議長波洛西(Nancy Pelosi),所提出的「2022年美國創造製造業機會和技術卓越與經濟實力法案」,簡稱「美國競爭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這項法案旨在推動高科技研究及製造,強化美國對大陸的競爭力,同時強調要強化台美夥伴關係。
整合兩院版本 再送白宮
另外,法案也呼籲行政部門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務實深化的雙邊關係。
眾議院通過法案後,下一步就是參眾兩院整合版本,並分別取得多數議員支持,才能送交白宮,由拜登簽署實施。《華爾街日報》分析,法案整合之路充滿險阻。民主黨在眾院以人數優勢通過法案,但兩部法案的內容有差距,加上明顯的黨派之別,都讓整合前景堪憂。參議院人士認為,可能得取消許多眾院提案才能確保在參院過關。
眾議院日前公布的版本指出,2019年5月美國在台協會(AIT)對口的「台灣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顯示美國政策是稱呼「台灣」為「台灣」,不是「台北」或「中華台北」;以「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為名是不適當的。
對於台灣駐美代表處更名提議,國務院副發言人波特(Jalina Porter)在記者會表示,不評論任何未決法案,她要強調,40多年來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一直是基於美中3項聯合公報、台灣關係法與6項保證,美國對台承諾堅若磐石,也為台海和區域穩定做出貢獻;美國將持續支持在符合台灣人民意願與最佳利益的情況下,和平解決兩岸問題,也致力深化對台灣的非官方關係。
布林肯出訪 穩固印太
此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宣布將展開亞洲行,9日至12日在澳洲墨爾本參加「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外長會議,12日在斐濟會晤太平洋島國領袖,再到夏威夷檀香山參加美日韓3國外長會議,討論北韓核威脅。
分析家指出,此行意在展現對印太地區的支持,並展現對抗中國大陸不斷擴張的影響力仍是華府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