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界人士 佛光山巡禮

如介/文‧安曉德/圖 |2008.01.21
745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如介大樹報導】藝文界人士陳若曦、司馬中原、梁丹丰等十六人,十八日在人間福報社長永芸法師陪同下,搭高鐵南下佛光山參訪。多位舊地重遊的藝文界前輩,在巡禮佛光山各地細說從前的同時,也肯定佛光山的發展及對社會的貢獻。

畫家梁丹丰走到大雄寶殿,話說當年興建的情景,她表示,「我當時心裡就在想,台灣終於有雄偉的氣象了。幾十年沒來了,佛光山的發展在大師鍥而不捨的精神下,從來沒有停止過,更可貴的是,這麼偉大的一位人物,還如此客氣謙虛,其恢宏的心胸與氣魄,謙沖為懷的人格,只有充滿智慧的人才做得到。充滿感情的他,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洋溢敦厚之情。」梁丹丰充滿感性,泛著淚水,說著對大師的景仰與孺慕之情。

司馬中原也說,他懷著謙卑、朝山、乾淨的心投入佛光山懷抱。作家方梓表示,十幾年前來山時,覺得佛光山就像傳統寺宇一般,參觀佛光緣美術館、宗史館等,發現佛光山文化藝術氣息非常濃厚。

星雲大師十八日晚上與難得來山的藝文界朋友座談,大師首先以佛教與文學的關係破題,為大眾解說。大師表示,佛教的詩人馬鳴菩薩所著的《佛所行讚》、《維摩經》都是非常美的詩歌;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也都受到佛教《百喻經》的影響。「希望文學界能與佛教結緣,讓外表有文學的美裝飾,內容有哲學的深奧;哲學的意境,文學的形容,讓佛教與文學更富麗。」緊接著以五指比喻佛光山,來介紹佛光山四大宗旨,讓貴賓了解佛光山弘法的情況。

以《尹縣長》一書馳名文壇的陳若曦,讚歎大師是一位真正落實人間佛教的行者,從所創辦的《人間福報》,刊登各宗教的新聞,可看到大師的心量。王潤華接著說,大師所提到的文學與宗教,尤其是宗教經典,在中、西方文學歷史上,所有偉大作家皆必讀,其靈感都是從經典中來,而佛教一進入中國就震撼人心,像唐代即是歷代中佛教最輝煌的時代。郝譽翔也說,看到《佛光大藏經》的編纂,內心感到非常的讚歎,因為這是中國近百年來,以民間力量所編輯的一部經典,是後代最好的一部大藏經,是可以影響後代子子孫孫的事業。

兩天的參訪裡,讓大家停留最久的就是抄經堂,一行人在抄經堂抄寫了近二個小時的佛經,且憶猶未盡,臨走前還每個人當場揮毫,簽名留念,留下當代名人到佛光山參訪的紀念。

此次來訪的文藝界朋友,計有司馬中原、梁丹丰、陳若曦、季季、李昂、蕭蕭、焦桐、周芬伶、郝譽翔、林黛嫚,及夫妻檔向陽、方梓,王潤華、淡瑩,廖玉蕙、蔡全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