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h-Strapped Consumers
╱消費者瘦了荷包
今年所有消費者(consumers)最感同身受的事就是荷包瘦了(cash-strapped),痛苦指數(misery index)飆高。美國也不例外。
受次級房貸( sub-prime lending and mortgages)風暴影響, 去年從感恩節到耶誕節到元旦新年,美國人買禮物的錢減少了,買民生必需品(necessities)的費用相對增加,整個節慶的開支(spending)只比去年同期略增3.6%,其中還有三分之一是增加在汽油上,這也是過去四年來最差勁的表現。
這對全靠消費者血拚拉抬經濟成長的美國經濟實在不是好消息。當消費者緊縮開支(pull back),經濟成長自然減緩(the economy slows)。骨牌效應下, 雇主推遲用人計畫(delaying hiring plans),減少工時(reducing work hours),長此以往,就得裁員(lay-ing off workers),而一旦經濟開始衰退(downturn)就很難再反轉(reverse)了。尤其令人困擾的是,支出增加遠遠超過收入增加(the rise in spending out-stripped the rise in income)。如果通貨膨脹持續下去(inflation continues),物價上漲(rising prices)只會使痛苦指數跟著攀升。
但不要以為今天這些小氣的消費者(stingy con-sumers)只能坐以待斃,他們可能就是明天憤怒的選民(angry voters)。
【標題賞析】
美國2008年總統大選黨內初選一月三日在愛荷華州率先登場,民主共和兩黨群雄並起,即使在感恩節及耶誕新年假期也卯足全力,希望先聲奪人。選情結果爆冷,民主黨方面由歐巴馬以38%選票領先,愛德華茲30%居次,原先被看好的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希拉蕊.柯林頓 29%落居第三;共和黨方面則由前阿肯色州州長哈克比領先,以下是各大媒體的標題:
Obama Takes Iowa in a Big Turnout as Clinton Falters; Huckabee Victor(歐巴馬拿下愛荷華州,選民踴躍投票,希拉蕊.柯林頓落敗;哈克比是贏家) ╱「紐約時報」將民主共和兩黨選舉結果交代清楚,並點出這次選民投票率高)
Call for Change Shakes Up the Democratic Field(求變心理打亂民主黨布局) ╱「紐約時報」分析指出,選情超級緊繃的民主黨選情爆冷,源自選民求變心理
Disappointed Romney Supporters Note 'Reagan Lost Iowa'(失望的羅姆尼支持者指「雷根也輸掉愛荷華州」)╱「華盛頓郵報」引述共和黨落居第二的參選人羅姆尼的說法自我安慰
Results for Both Parties Are, Surprisingly, Pretty Unsurprising(兩黨選舉結果,出奇的不出意料)╱「華盛頓郵報」點出選前民調相當正確
2 Newcomers Jolt Parties' Status Quo(兩新手上陣,撼動現狀)╱「紐約時報」強調,初生之犢不畏虎,甚至打倒大卡
Iowa Results Lead Dodd and Biden to Quit Race(愛荷華選情導致杜德和拜登出局) ╱「紐約時報」點出已有參選人決定提前豎白旗退場